[發明專利]用于注采過程的井筒內溫度與壓力的預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19332.X | 申請日: | 2016-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752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雪峰;陳龍;潘竟軍;胡承軍;張輝;姚滿倉;雷德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7/06 | 分類號: | E21B47/06;E21B47/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趙囡囡;吳貴明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過程 井筒 溫度 壓力 預測 方法 | ||
1.一種用于注采過程的井筒溫度與壓力的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S1:根據井口注入條件,假設井筒內溫度分布為T0以及干度為x0,并計算兩相流的物性參數;
步驟S2:根據兩相流的流動模型計算井筒內壓力變化ΔP,從而獲得井筒內壓力分布P1;
步驟S3:若干度不為0或1,則由飽和蒸汽壓力關系式由P1求出溫度T1,并根據單管傳熱模型或雙管傳熱模型計算得到微元段l內的換熱量Q,再根據該換熱量Q求得含氣率x1,由T1及x1,經合適的松弛后,替換初始假設的T0及x0,然后重復步驟S1,直至T0與T1的差的絕對值小于第一預設值,以及x0與x1差的絕對值小于第二預設值;
若干度為0或1,則根據單管傳熱模型或雙管傳熱模型計算得到微元段l內的換熱量Q,再根據該換熱量Q求得T1,經合適的松弛后,替換初始假設的T0,然后重復步驟S1,直至T0與T1差的絕對值小于第三預設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采過程的井筒溫度與壓力的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動模型為:
ΔP=dP=dPf+dPg+dPa
其中,摩阻壓差式中D為管道直徑,G為總質量流量,dz為微元段長度,x為干度,νg和νl分別為氣體和液體的比體積,f為范寧摩擦因子,默認值為λ/4,λ的值與管道粗糙情況相關;
重力壓差其中θ為管道流向與水平面夾角;
加速度壓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注采過程的井筒溫度與壓力的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粗糙管道,λ由以下公式確定:
其中,K是管道內壁的粗糙度大小。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注采過程的井筒溫度與壓力的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光滑管道,λ由以下公式確定:
其中,Re為雷諾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注采過程的井筒溫度與壓力的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度不為0或1時,注入段總吸熱量Q1由以下公式確定:
Q1=Qe1+Q31
式中,Qe1為地層向注入管的散熱量,Q31為產出段向注入段的散熱量。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注采過程的井筒溫度與壓力的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地層向注入管的散熱量Qe1由如下公式確定:
其中,Te為對應網格點的無窮遠處地層溫度;TI1,i為注汽管雙管處節點壓力;TI1,i+1注汽管雙管處下一節點壓力;Re1為無窮遠與注入段前部之間的等效熱阻。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注采過程的井筒溫度與壓力的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段向產出段的散熱量Q13由如下公式確定:
其中,Q31為產出段向注入段的散熱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注采過程的井筒溫度與壓力的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管雙管處干度xI1,i+1由以下公式確定:
其中,hlv為注入工質的潛熱;cp,v和cp,l分別是注入工質氣相和液相的比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1933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