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式輸送機雙螺旋滾筒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12092.0 | 申請日: | 2016-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04142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13 |
| 發明(設計)人: | 崔宇飛;鄯繼林;胡明剛;陳迎華;王瑞彥;梁篆芝;申歡歡;趙長林;胡振廬;李淑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陽泉煤業集團華越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00 | 分類號: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45008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輸送 雙螺旋 滾筒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式輸送機雙螺旋滾筒制作方法,屬煤礦井下輸送設備帶式輸送機零部件加工方法的改進。
背景技術
螺旋滾筒是煤礦帶式輸送機自移機尾中的重要部件,其結構是由外螺旋滾筒筒圈、筋板、中間帶軸承座的筒體組成的可旋轉的結構件,螺旋滾筒的螺旋槽對皮帶下的煤有自清掃作用,由于螺旋滾筒是左右旋向,具有防止皮帶跑偏的作用。外螺旋滾筒筒圈通常采用筒圈直接氣割成型,一般是在平板時就劃螺旋線,難以避免因為卷筒產生的誤差導致螺旋線難以閉合,還有的采用壓力機壓制成型或纏繞成型等方法加工制成,不足之處是這些加工方法在技術上均比較困難,也比較麻煩,導致外螺旋滾筒筒圈的加工成型十分困難,加工成本較高,而且加工質量難以保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降低加工難度、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的一種帶式輸送機雙螺旋滾筒制作方法。
本發明帶式輸送機雙螺旋滾筒包括外螺旋筒、中間圓柱、直筋板和斜筋板;中間圓柱包括中間圓筒和軸承座;外螺旋筒包括中間圓環、左螺旋和右螺旋,中間圓環下半部分為左、右兩部,左部為左螺旋,右部為右螺旋;左、右螺旋的螺旋方向相反,而螺旋的截面形狀相同,且均為矩形;其特征在于:
(1)卷制圓筒;將碳素結構鋼板用四輥卷板機卷制成大小兩個圓筒;將卷制好的圓筒分別置于工作臺上,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焊接圓筒筒圈對接處,小圓筒作為中間圓筒備用,大圓筒作為外螺旋筒備用;
(2)制作中間圓柱;將車好的軸承座與中間圓筒組裝焊接在一起,車削軸承座外圓直徑使其與中間圓筒外圓直徑一致,再將直筋板沿著中間圓筒軸線方向均勻分布焊接在中間圓筒及軸承座外圈,將斜筋板焊接在相鄰兩塊直筋板之間,斜筋板與中間圓筒軸線成一定夾角;該夾角為8-15°,以便于煤能自由滑落;
(3)將中間圓柱及其上面的直筋板和斜筋板一起安裝在外螺旋筒內,點焊直筋板與外螺旋筒的連接部位;
(4)用臥式車床車刀在外螺旋筒上劃左右螺旋槽線,槽線槽寬1mm,槽深1mm;
(5)氣割螺旋槽:整體放在滾輪架上,按所劃槽線手工氣割螺旋槽成通槽;并用直磨機或銼刀將氣割后的不平整部分打磨光滑;
(6)置于鏜床上整體鏜削成型。
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焊接圓筒筒圈對接處時,焊絲選用ER50-6、φ1.2焊絲,焊接電流為240-350A,焊接電壓為25-35V,氣體流量為15-20L/min。
氣割螺旋槽過程中,每氣割一圈螺旋槽,都需要將外螺旋筒1與直筋板2的連接部位及時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點固,以防止變形。
本發明外螺旋筒是在卷制成圓筒之后再進行車床劃螺旋切割線,相比于提前在平板上劃螺旋線可避免因卷筒產生誤差導致螺旋線難以閉合,而且選擇外螺旋筒與中間圓柱和筋板拼在一起后再進行手工氣割螺旋槽,由于中間筋板的剛性支撐使得手工氣割時熱變形相對于對單個滾筒圈進行手工氣割螺旋槽減小了很多,不存在壓力機壓制成型時條形板對接難的情況,也降低了纏繞成型時的勞動強度,減小了筒圈直接氣割成型時的熱變形,避免了在卷板前劃螺旋線造成因卷板誤差導致的螺旋槽切割誤差大的情況,因此,降低了加工難度,保證了產品質量,生產效率上也有很大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外螺旋筒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螺旋筒左螺旋,2、直筋板,3、斜筋板,4、中間圓筒,5、軸承座,6、外螺旋筒中間圓環,7、外螺旋筒右螺旋。
具體實施方式
以制作一個1.4米帶式輸送機自移機尾雙螺旋滾筒為例,其主要部件尺寸為:軸承座5外圓直徑D1=330mm,內圓直徑d1=270mm;外螺旋筒中間圓環6外圓直徑D=630mm,外螺旋筒中間圓環6內孔直徑d=580mm;外螺旋筒長度L=1630mm;外螺旋筒螺旋齒寬度t1=50mm,螺旋槽寬度t2=70mm;外螺旋筒中間圓環6寬度L1=120mm;外螺旋筒左螺旋1、外螺旋筒右螺旋7的長度均為L2=755mm。
本發明帶式輸送機雙螺旋滾筒制作方法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陽泉煤業集團華越機械有限公司,未經陽泉煤業集團華越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120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首飾盒(3)
- 下一篇:一種耐研磨的水性煙包油墨樹脂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