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滾塑制品用母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510071.5 | 申請日: | 2016-07-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931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7 |
| 發明(設計)人: | 鄒明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瑞箭體育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06 | 分類號: | C08L23/06;C08L101/00;C08K3/26;C08K3/22;C08K5/20;C08K3/34;C08K5/098;C08K3/30;C08J3/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28137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中心科***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品 料及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滾塑制品用母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塑料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塑料生產中,現有消除制品氣泡的方法,主要靠工藝改進解決,通過延長加熱時間及提高溫度改善。延長時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熔體內的氣泡排出,但是容易導致材料熱氧化加劇,輕則變色,重則力學性能下降,提高溫度,理論上是可以降低熔體的黏度,有利于氣泡的溢出,但仍面臨降解的問題。可見延長時間及提高溫度,都不能徹底解決氣泡問題,只能是一定程度上控制氣泡,因為加工時無壓力作用于熔體上,很難通過加熱將氣泡有熔體中排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滾塑制品用母料及其制備方法,成本低,能夠解決滾塑制品的氣泡問題,用其制備的滾塑制品無氣泡,加工性能好,塑化好,生產效率高,制品性能好;制備方法科學合理,簡便易行。
本發明所述的滾塑制品用母料,將組配原料混合攪拌后擠出造粒制得,其特征在于含有下列質量百分組成的組配原料:
中密度聚乙烯70~86%
低密度聚乙烯3~5%
氣泡成核劑8~18%
分散劑3~6%
氣泡排出劑3~6%。
其中:中密度聚乙烯指標要求:熔體質量流動速率 2~14g/10min(2.16kg/190℃),密度0.926~0.940g/cm3;低密度聚乙烯指標要求:熔體質量流動速率 8~10g/10min,密度0.910~0.920g/cm3。
氣泡成核劑優選為碳酸鈣、陶土或硫酸鈣,粒度最好控制為1000-2500目篩的顆粒料。
分散劑優選為鈦白粉或硬脂酸鋅。
氣泡排出劑優選為芥酸酰胺或油酸酰胺。氣泡排出劑與基礎樹脂有一定的相容性,但隨時間及溫度變化可以由基體遷出,形成氣泡排出通道,方便氣泡排出。
根據行業常識,可以添加其它相關性能的助劑,如抗氧劑、紫外線吸收劑、加工助劑、增色劑等,添加不同的助劑,實現相應的效果。
科學合理、簡便易行的制備方法,是將組配原料混合攪拌后擠出造粒制得,其混合攪拌速度950-1000轉/分,混合溫度30-50℃,混合時間:3-6分鐘,采用螺桿擠出機造粒,溫度130-170℃。
本發明改善了熔體的表面張力,使氣泡易于逸出,分散劑可以改善添加物與樹脂基體相互作用,使添加劑在基體內分散效果更好,并且氣泡成核劑能夠將熔體內包含的大小不一的氣泡誘導形成大的氣泡,也有利于排出氣泡,從而能夠很好地消除制品中的氣泡。
使用時,將本發明消泡母料添加到滾塑料原料中,混合磨粉,加入模具加熱成型,制得的制品內外表面光滑,塑化良好,無明顯氣泡,達到了消泡的目的,而且生產效率高,制品性能好。
本發明滾塑制品用母料,成本低,能夠解決滾塑制品的氣泡問題,用其制備的滾塑制品無氣泡,加工性能好,塑化好,生產效率高,制品性能好;制備方法科學合理,簡便易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本發明所述的滾塑制品用母料一,組配原料質量百分組成為:
中密度聚乙烯 72%、低密度聚乙烯5%、氣泡成核劑碳酸鈣16%、分散劑鈦白粉 6% 、氣泡排出劑芥酸酰胺 6%。
實施例2
本發明所述的滾塑制品用母料二,組配原料質量百分組成為:
中密度聚乙烯 84%、低密度聚乙烯3%、氣泡成核劑陶土 10%、分散劑硬脂酸鋅 3%、氣泡排出劑油酸酰胺 3%。
實施例3
本發明所述的滾塑制品用母料三,組配原料質量百分組成為:
中密度聚乙烯76%、低密度聚乙烯3%、氣泡成核劑硫酸鈣 14%、分散劑鈦白粉 5%、氣泡排出劑油酸酰胺 5%。
將母料一、母料二、母料三與滾塑樹脂混合后進行滾塑,其性能見表1。
表1、在滾塑料加工過程中加入本專利母料后(質量份數)的性能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瑞箭體育器材有限公司,未經佛山瑞箭體育器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1007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