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立體織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05301.9 | 申請日: | 2016-07-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87736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2 |
| 發明(設計)人: | 莊燕;蔡東照;趙玉鵬;王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3D25/00 | 分類號: | D03D2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009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立體 織物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立體織物。該立體織物由經紗和緯紗交織而成,具有表層、中間層和里層,其每根經紗同時作為表層經紗、中間層經紗以及里層經紗,且按照表、中、里、中的順序作為一個循環,依次與表層緯紗、中間層緯紗、里層緯紗及中間層緯紗交織,形成各自獨立的表層面料、中間層面料及里層面料。本發明的立體織物,其生產工藝簡單易行,成本低廉;填充后布面厚度均一、平整,保暖性能優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立體織物,具體涉及一種生產工藝簡單、保暖性優異、填充物不易漏出,無需縫制即可直接填充的多層結構面料,特別適合用于制作保暖服、羽絨服等。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羽絨服面料大多是利用縫紉設備或絎縫設備對單層面料進行縫合加工而成的。然而,由于縫紉或絎縫過程中縫針對面料的組織結構、致密性或加工樹脂層進行了破壞,因此會降低面料的防絨性、防風性及防水性。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有人提出利用組織設計在織物中形成腔體區域,比如專利CN204483166U中公開了一種防鉆絨織物,通過表里兩層面料互相交換形成間隔線來獲得,無需縫合,但是交換處不能完全填充到羽絨,厚薄不一,影響整體的保暖效果。
又比如專利CN201785576U中公開了一種立體織物以及應用該織物的立體織物填充體,通過將連接層設于頂層和底層之間,其上、下面分別與頂層和底層間隔交錯連接,在頂層與底層間形成正反相連的扇形截面腔體,這樣的結構解決了連接部不保暖、整體厚薄不一的問題,但是由于表層經紗、中間層經紗及里層經紗為分別獨立的織造系統,經紗張力不易控制,織造難度大;而且染色加工后,面料表面容易出現平整度不良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充填厚度均一,保暖性能優異,且織造工藝簡單易行的多層結構的立體織物。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本發明的立體織物,由經紗和緯紗交織而成,具有表層、中間層和里層,形成該立體織物的每根經紗同時作為表層經紗、中間層經紗以及里層經紗,且按照表、中、里、中的順序作為一個循環依次與表層緯紗、中間層緯紗、里層緯紗及中間層緯紗交織,形成各自獨立的表層面料、中間層面料及里層面料。
本發明的立體織物無需縫制或衍縫,不但解決了在這些過程中出現的防絨性、防風性和防水性下降的問題,而且同時解決了連接部厚薄不均導致保暖性下降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立體織物的中間層為單層的結構示意圖,其中a為表層、b為里層、c為中間層。
圖2為本發明立體織物的中間層為雙層的結構示意圖,其中a為表層、b為里層、c為中間層1、d為中間層2。
圖3為實施例2的組織圖,其中■為表層紗、□為里層紗、△為中間層紗。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詳細描述如下:
本發明的立體織物,由經紗和緯紗交織而成,具有表層、中間層和里層,其中每根經紗同時作為表層經紗、中間層經紗以及里層經紗,且按照表、中、里、中的順序作為一個循環依次與表層緯紗、中間層緯紗、里層緯紗及中間層緯紗交織,形成各自獨立的表層面料、中間層面料及里層面料。
通過經紗在表層、中間層及里層的位置交換形成袋型區域的間隔處,從而獲得各個獨立的袋型區域。這樣既保證了各個獨立袋型區域的成形性,又保證了在一個完全的組織循環內每根經紗的收縮率完全一致,提高了面料的表里平整度、防絨性、防風性及防水性。
其中,表層面料及里層面料的組織可以根據不同的表面感、服用性,分別采用平紋、斜紋、緞紋等三原組織或其變化組織進行設計。考慮到防絨性,優選表里層均為緊度最大的平紋組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未經東麗纖維研究所(中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0530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時尚高彈竹節滌棉混紡牛仔布
- 下一篇:一種能夠調節長度的卷布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