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正火-50℃低溫用鋼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503624.4 | 申請日: | 2016-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5766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6 |
| 發明(設計)人: | 朱瑩光;侯家平;張宏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02 | 分類號: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8;C22C38/12;C22C38/18;C22C38/14;C21D8/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402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正火 50 低溫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正火?50℃低溫用鋼,該鋼板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計如下:C:0.09%~0.15%,Si:0.16%~0.50%,Mn:0.60%~1.18%,Ni:0.10%~0.50%,Mo:0.01%~0.09%,Cr:0.15%~0.30%,V:0.06%~0.10%,Ti:0.015%~0.030%,S:≤0.005%,P:≤0.008%,余量為Fe和不可避免雜質,Ceq≤0.36。制造方法:轉爐冶煉,精煉,連鑄,板坯緩冷,清理,軋制,熱處理。采用本發明生產低溫用鋼,屈服強度≥350MPa,抗拉強度500?630MPa,延伸率≥25%,強度比同級別的09MnNiDR鋼提高約15%。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低合金鋼制造領域,尤其涉及低溫儲罐等的建造。
背景技術
低溫用鋼主要用于制作儲存和運輸各類液化氣體的設備,包括液化石油氣、液化乙烯氣、液氨等,低溫用鋼通常要求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較好的低溫沖擊韌性。近年來,隨著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全世界范圍內對于清潔能源的需求的迅猛增加,此類低溫用鋼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低溫用鋼包括奧氏體低溫鋼和鐵素體低溫鋼,鐵素體低合金低溫鋼就是通過在鋼中添加少量的Ni、Cr、Mo等合金元素,輔以合適的軋制及熱處理工藝,獲得理想的顯微組織,使鋼在較低的制造成本下,具備足夠的強度和低溫韌性,以及優良的焊接性能。
現有技術專利《一種調質低溫用鋼及其制造方法》(公開號CN102286692A),公開的調質低溫用鋼化學成分質量分數為:C:0.04~0.08%,Si:≤0.15%,Mn:1.20~1.60%,P:≤0.015%,S:≤0.003%,Als:≤0.010%,Cu:0.05~0.35%,Ni:0.10~0.40%,Mo:0.10~0.30%,Ti:0.007~0.012%,V:0.020~0.050%,N:0.0055~0.0085%,B:0.0008~0.0020%,Ca:0.001~0.004%,其余為鐵和不可避免的雜質。該鋼通過再結晶控制軋制、在線直接淬火、回火熱處理工藝相結合進行制造,在線直接淬火工藝對于設備及生產過程的控制要求較高,且存在鋼板內部性能不均及鋼板板形不好控制等缺點。
鄧嘉耀1992年在《石油化工建設》發表的題為“LT50鋼的抗裂性試驗和焊接性能試驗”和宋永蘭1998年在《焊接技術》發表的題為“LT-50低溫鋼的焊接及其質量控制”文章中提到用于-40℃低溫環境下的調質LT-50鋼,按其文中的碳當量計算公式,LT-50鋼的碳當量為0.42左右,碳當量較高。
梁鵬躍等1992年在《壓力容器》發表的題為“0.5Ni低溫用鋼的研制”和章星華1998年在《大氮肥》發表的題為“國產0.5Ni低溫用鋼在大型合成氨裝置中的應用”文章中提到了用于-60℃以上低溫環境使用的09MnNiDR鋼,其缺點是強度較低,且鋼中沒有用于細化晶粒的化學元素,致使其鐵素體晶粒粗大。
黃靜等2006年在《壓力容器》發表了題為“-50℃用15MnNiNbDR鋼板的開發和試驗研究”,文中提到,“Mn產生了枝晶偏析和中心偏析,由于Mn的擴散系數低,在隨后的鑄坯加熱、軋制過程中不易均勻化,仍然遺傳到鋼板中。在正火過程中,Mn偏析區域的Ar3溫度低,先共析鐵素體轉變被推遲,鋼板中心部位形成的珠光體帶組織較為粗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問題和不足而提供一種鋼板內部組織性能均勻,板形好,強度及焊接性能優良的正火-50℃低溫用鋼及其制造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0362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