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有護套的地下工程電力電纜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502380.8 | 申請日: | 2016-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56605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洪旭;陳彤彤;夏繼青;王袁;彭東麗;吳云良;葛夫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費縣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費縣超然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L23/12 | 分類號: | C08L23/12;C08L27/06;C08L91/06;C08K13/04;C08K7/14;C08K3/38;C08K3/34;C08K5/42;H01B3/44;H01B7/17;H01B9/00;H01B13/22;B29B9/06;B2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34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護套 地下工程 電力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電力材料領域,具體涉及帶有護套的地下工程電力電纜。
背景技術
地下工程電力電纜,和常見的架空線相比,因其常埋于地下,故又稱地下工程電力電纜。電纜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絕緣的導體外包絕緣層和保護層制成,用于將電力或信息從一處傳遞到另一處的導線。地下工程電力電纜不同于高架高壓線路,電纜常鋪設于電纜溝、隧道、管道或室內。
護套是一種電纜上常用的絕緣保護熱縮套管,這類產品主要材質為PE,經過輻照交聯和加熱擴張這兩個工藝,具有熱收縮功能,收縮比為3:1左右,口徑從50-350mm不等,可用作電纜附件中的熱縮內護套、外護套,以及外層絕緣防水護套管。電力護套管的主要用途是用作電纜護套,保護電纜不受外界損壞,確保用電安全,電力護套管分為地埋式和地上式。上個世紀一般采用金屬材料制備的護套管來保護電纜;隨著材料領域的不斷發展,塑料管材已經取代了原有的金屬管材。電力護套管一般需要應用在各種惡劣環境,包括地下、海底,雪地以及鹽堿環境等等。由于使用環境惡劣,需要對塑料材質進行增強改性,使之具有較高的環剛度,用以抵抗外界荷載;需要有較強的耐冷耐熱能力,并且不易被腐蝕不易變形,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帶有護套的地下工程電力電纜存在的容易變形斷裂,容易被酸堿鹽腐蝕,耐高溫耐嚴寒性能差等缺陷;本發明公開了帶有護套的地下工程電力電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帶有護套的地下工程電力電纜,其由內而外依次為導體、絕緣層以及護套;所述護套按照如下工藝制備而得:
步驟1)稱取原料:按照重量份取各原料備用,其中,聚丙烯樹脂50-90份,氯醚樹脂40-70份,氯化石蠟5-8份,硼砂2-3份,海泡石2-3份,玻璃纖維1-2份,蔗糖苯甲酸酯1-2份,坡縷石0.6-0.9份,滑石粉0.5-0.7份,十二烷基磺酸鈉0.5-0.7份;
步驟2)粉碎、球磨:將海泡石和坡縷石投入到粉碎機中粉碎,然后與硼砂混合,再投入到球磨機中進行球磨至粒徑為100-200目的粉末;
步驟3)混煉:將聚丙烯樹脂和氯醚樹脂在50℃溫度下混煉5min,然后升溫至70℃,加入氯化石蠟、蔗糖苯甲酸酯以及玻璃纖維,混煉5min,再升溫至90℃,加入步驟2)所得粉末,混煉3min,最后降溫至80℃,加入滑石粉和十二烷基磺酸鈉,混煉4min,出料;
步驟4)造粒:將上述混煉好的物料投入雙螺桿擠出機進行擠出造粒得到顆粒料,雙螺桿擠出機的溫度設定為一區130-150℃、二區140-160℃、三區135-155℃、機頭145-165℃、機模140-160℃;
步驟5)成型:將步驟4)中所得的顆粒料投到成型機中進行成型、定徑、牽引、切割后,即得。
本發明涉及的導體和絕緣層可以根據現有常規設計,不是本發明的創新點,此處并不一一敘述。
本發明制備的護套管主要包括有益的效果:
本發明制備的帶有護套的地下工程電力電纜耐酸堿鹽腐蝕,耐高溫耐嚴寒;本發明護套原料配伍合理,制備工藝簡單可行,其制備的護套具備較好的防護電纜性能;本發明通過添加海泡石、硼砂以及玻璃纖維等輔料,提高了耐腐蝕耐磨性能;本發明護套具備較好的耐鹽耐熱耐寒性能,能夠使用于各種極端環境,應用范圍廣泛,使用壽命長,對地下工程電力電纜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本發明護套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具備較好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采用具體的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解釋,但是不應當看作是對本發明創新精神的限制。
實施例1
帶有護套的地下工程電力電纜,其由內而外依次為導體、絕緣層以及護套;所述護套按照如下工藝制備而得:
步驟1)稱取原料:按照重量份取各原料備用,其中,聚丙烯樹脂50份,氯醚樹脂40份,氯化石蠟5份,硼砂2份,海泡石2份,玻璃纖維1份,蔗糖苯甲酸酯1份,坡縷石0.6份,滑石粉0.5份,十二烷基磺酸鈉0.5份;
步驟2)粉碎、球磨:將海泡石和坡縷石投入到粉碎機中粉碎,然后與硼砂混合,再投入到球磨機中進行球磨至粒徑為100目的粉末;
步驟3)混煉:將聚丙烯樹脂和氯醚樹脂在50℃溫度下混煉5min,然后升溫至70℃,加入氯化石蠟、蔗糖苯甲酸酯以及玻璃纖維,混煉5min,再升溫至90℃,加入步驟2)所得粉末,混煉3min,最后降溫至80℃,加入滑石粉和十二烷基磺酸鈉,混煉4min,出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費縣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費縣超然電氣有限公司,未經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費縣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費縣超然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50238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