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帶過濾的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491661.8 | 申請日: | 2016-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14004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德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廣德縣華林造漆廠 |
| 主分類號: | B01J19/00 | 分類號: | B01J19/00;B01J4/00;B01J4/04;B01D36/02 |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衛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3232 | 代理人: | 趙衛康 |
| 地址: | 242299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過濾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工設備技術領域,更具體的說涉及一種自帶過濾的反應釜。
背景技術
化工液體反應釜,一般包括反應釜體和攪拌系統,反應釜體頂部設有加料口,反應釜體底部設有放料口,攪拌系統包括設置于反應釜體頂部的電機和設置于反應釜體內的攪拌器,攪拌器包括攪拌轉軸和攪拌葉片,攪拌轉軸與電機連接,攪拌葉片與攪拌轉軸固定連接;目前,大多數反應釜直接將原料從加料口直接加入,攪拌系統攪拌均勻后,通過加熱等條件進行反應 ,此方法存在著以下隱患:原料中的雜質比如一些固體化學顆粒也會參與反應,既浪費了原料,而且生成其他的產品,與計劃得到的產品不符,或者原料中的雜質不參與反應,但反應后的產品中摻雜著雜質,大大影響了產品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帶過濾的反應釜,在原料進行化學反應之前,就對原料中的雜質進行過濾,簡單方便,使得反應得到的產品更加純凈。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自帶過濾的反應釜,包括反應釜體,還包括設在所述反應釜體上的用于對原料進行過濾的負壓循環過濾裝置,所述負壓循環過濾裝置包括第一過濾裝置以及和所述第一過濾裝置連接的第二過濾裝置;所述第一過濾裝置包括設在反應釜體上方的電機、和所述電機連接的旋轉甩動過濾網、設在所述旋轉甩動過濾網底部的雜質收集箱、固定連接在反應釜體上的用于存儲所述旋轉甩動過濾網甩出液體的液體暫存箱以及設在所述液體暫存箱底部的底部出口,所述旋轉甩動過濾網設置在所述液體暫存箱內部并且能夠從所述液體暫存箱中取出。
優選的,所述液體暫存箱與反應釜體連接處設置有方便將所述旋轉甩動過濾網從所述液體暫存箱取出所需的孔。
優選的,所述旋轉甩動過濾網包括和所述電機連接的連接軸、固定連接在所述連接軸上的圓柱形濾網以及套設在所述連接軸外面的并且和所述圓柱形濾網相通的原料進入通道,所述圓柱形濾網均布過濾孔,所述圓柱形濾網不具有粘附性。
優選的,所述液體暫存箱下端部呈漏斗狀。
優選的,所述雜質收集箱包括一個向下收攏的收集入口。
優選的,所述第二過濾裝置包括進液三通管、出液三通管、過濾件、負壓裝置,所述進液三通管包括進口端a、進口端b以及出口端a,所述出液三通管包括進口端c、出口端b以及出口端c,所述進口端a與所述底部出口連通,所述過濾件設在所述出口端a與進口端c之間,所述負壓裝置設在所述出口端b與所述進口端b之間,所述底部出口、所述進口端a、所述出口端a、所述過濾件、所述進口端c以及所述出口端c通過管道形成通道將過濾后的原料注入所述反應釜體中,所述進口端b、所述出口端a、所述過濾件、所述進口端c、所述出口端b以及所述負壓裝置通過管道形成負壓循環過濾通道。
優選的,所述過濾件包括過濾體、設在所述過濾體內部的過濾腔、設在所述過濾腔中的過濾網以及和所述過濾腔相通的用于將所述過濾網所過濾下來的雜質排出的排雜器。
優選的,所述負壓裝置包括負壓體、設在所述負壓體內部的負壓腔、設在所述負壓體上的抽氣泵。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原料進行化學反應之前,就對原料中的雜質進行過濾,簡單方便,使得反應得到的產品更加純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負壓循環過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第一過濾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為過濾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過濾件的俯視示意圖;
圖6為圖5中C-C處的剖視圖;
圖7為負壓裝置的剖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廣德縣華林造漆廠,未經安徽省廣德縣華林造漆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9166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介桿與活塞桿連接結構
- 下一篇:學生課堂輔助學習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