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氣滯血瘀型頸椎病的組合酊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486237.4 | 申請日: | 2016-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107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冠卿;常變竹;陳洪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變竹 |
| 主分類號: | A61K36/736 | 分類號: | A61K36/736;A61P19/08;A61P29/00;A61K35/64;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247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氣滯 血瘀型 頸椎病 組合 酊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制劑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氣滯血瘀型頸椎病患者頭痛,頸,肩,背及四肢疼痛,麻木,痛有定處,夜間加重,頭暈眼花,視物模糊,失眠健忘,煩燥。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多弦細或細澀。現代醫學目前對此癥的治療尚無特殊有效的治療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頸椎病的組合酊劑。它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經脈,舒筋止痛的功能。治療氣滯血瘀型頸椎病效果好。能達到搽抹方便,安全有效的目的。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由獨活、透骨草、秦艽、桃仁、當歸、葛根、桂枝、白僵蠶、川烏、地龍10種原料藥構成。
本發明制劑中有關藥物成分主要功能與配制。
本發明中的獨活,性味辛,溫。含揮發油。祛風勝濕,散寒止痛。主治風濕痹痛,腰膝酸痛,四肢麻木。
本發明中的透骨草,性味辛,溫。有小毒,含山奈酚,葡萄糖甙等。袪風濕,活血止痛。主治風濕疼痛,跌打損傷,婦女經閉,以及瘡癤癰腫,蛇蟲咬傷等癥。
本發明中的秦艽,性味苦、辛,平。含秦艽生物堿甲、乙、丙,揮發油等。散風祛濕,活血舒筋。主治風濕痹痛,筋骨拘攣,黃疸,便血,骨蒸潮熱。
本發明中的桃仁,性味苦,甘,平。含苦杏仁甙,杏仁酶,維生素,脂肪油等。破血行瘀,潤燥滑腸。主治蓄血發狂,跌打損傷,血燥便秘,經閉,癥瘕,風痹,瘧疾,淤血腫痛。
本發明中的當歸,性味甘、辛,溫。含揮發油,棕櫚酸,蔗糖,煙酸,維生素E等。補血活血,化瘀生新,調經潤燥。主治血虛頭疼,腰疼,心腹諸疼,大便燥結,痿痹,癥瘕,癰疽瘡瘍,經閉,經來腹痛,崩漏。
本發明中的葛根,性味甘,辛,平。含淀粉,異黃酮類,生物堿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主治頭痛發熱,項背強,煩渴泄瀉,麻疹不透。
本發明中的桂枝,性味辛,甘,溫。含揮發油。發汗解肌,溫經通脈。主治風寒表癥,肩臂肢節酸痛,經閉腹疼等。
本發明中的白僵蠶,性味咸,辛,平。含脂肪,蛋白質,草酸銨。袪風熱,鎮驚,祛風痰。主治驚癇,中風抽搐,頭痛,咽喉腫痛,失音,風痰,瘰疬等。
本發明中的川烏,性味大辛,大熱,有毒。含烏頭堿,次烏頭堿,中烏頭堿等。溫中,散寒,鎮痛。主治風寒濕痹,關節疼痛,手足拘攣,半身不遂,大寒腹痛。
本發明中的地龍,性味咸,寒。含溶血物質蚯蚓素,蚯蚓毒素,膽固醇,脂酸等。清熱,鎮疼,定喘,降壓,利尿,解毒。
氣滯血瘀型頸椎病的病因病機為氣血虛弱致氣滯血瘀,經絡阻滯而致病。本發明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經脈,舒筋止痛的功能,治療氣滯血瘀型頸椎病效果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經臨床應用證明療效確切,安全無毒副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1、配方及重量比例:獨活15份、透骨草18份、秦艽15份、桃仁12份、當歸15份、葛根18份、桂枝18份、白僵蠶12份、川烏10份、地龍15份。
2、制作及使用方法:將上述原料藥按比例稱量配齊,用制藥設備器械炮制合格,和75%酒精按比例混合浸泡制成酊劑外用搽抹患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變竹,未經常變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8623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治療氣滯血瘀型頸椎病的溻洗液
- 下一篇:治療氣滯血瘀型頸椎病的顆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