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減震器用異形塑料襯套內管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485062.5 | 申請日: | 2016-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428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賢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鑫勇燈飾廠 |
| 主分類號: | F16F9/32 | 分類號: | F16F9/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2460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減震 器用 異形 塑料 襯套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配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減震器用異形塑料襯套內管。
背景技術
減震器是汽車底盤懸架系統的重要零部件。汽車車身和車輪振動時,減震器內的液體在流經阻尼孔時的摩擦和液體的粘性摩擦形成了振動阻力,將振動能量轉變為熱能,并散發到周圍空氣中去,從而達到迅速衰減振動的目的。因此減震器對于車輛操縱穩定性及乘坐舒適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現有的汽車減震器襯套內管多為直管狀,加工時,將硫化橡膠壓制在襯套內管的外壁上。這種直管狀襯套內管在使用時存在不足之處,一是橡膠套與襯套內管外壁的連接強度僅在于橡膠粘合劑的粘合性能,因此襯套內管相對于橡膠套的拔出強度較低;二是襯套內管的端面為光滑平面,導致其與安裝面之間的摩擦系數較低,使得連接的可靠性有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汽車減震器用異形塑料襯套內管。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汽車減震器用異形塑料襯套內管,包括管體,所述管體為上端面和下端面通過扭轉形成的異型結構,所述管體的內部開設有柱狀內孔,所述上端面和下端面中至少一個端面設有花齒,所述上端面和下端面均為正五邊形,所述管體的外壁由五個對應設置的扭曲面配合構成,并且每個扭曲面自上而下的扭轉角度均為36度,相鄰兩個所述 扭曲面之間設有過渡圓角;所述管體位于扭曲面上貼附有包膠層,所述包膠層的形狀與扭曲面相配合;所述包膠層的厚度為0.4~0.6mm。
進一步地,所述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設有花齒。
進一步地,所述花齒的數量為五個,均勻分布于所在的端面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管體為上端面和下端面通過扭轉形成的異型結構,與橡膠套配合連接時,在五個扭曲面的配合作用下,可以對橡膠套同時起到沿周向和軸向的限位約束。
2、上端面和下端面的端面上設置花齒,通過花齒可提升管體與橡膠套接觸面之間的摩擦系數,保證了安裝的可靠性。
3、五個扭曲面的外側設有包膠層,利于管體與橡膠套的粘合,提高硫化后的連接可靠性。
當然,實施本發明的任一產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所述異型襯套內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述異型襯套內管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所述異型襯套內管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端面,2-下端面,3-花齒,4-扭曲面,5-過渡圓角。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 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所示,本發明為一種汽車減震器用異形塑料襯套內管,包括管體,管體為上端面和下端面通過扭轉形成的異型結構,管體的內部開設有柱狀內孔,上端面1和下端面2中至少一個端面設有花齒3,上端面1和下端面2均為正五邊形,管體的外壁由五個對應設置的扭曲面4配合構成,并且每個扭曲面4自上而下的扭轉角度均為36度,相鄰兩個扭曲面4之間設有過渡圓角5。
其中,上端面1和下端面2上均設有花齒3。
其中,花齒3的數量為五個,均勻分布于所在的端面上。
其中,管體位于扭曲面4上貼附有包膠層,所述包膠層的形狀與扭曲面4相配合。
其中,包膠層的厚度為0.4~0.6mm。
本實施例的一個具體應用為:管體為上端面1和下端面2通過扭轉形成的異型結構,與橡膠套配合連接時,在五個扭曲面4的配合作用下,可以對橡膠套同時起到沿周向和軸向的限位約束;上端面1和下端面2的端面上設置花齒3,通過花齒3可提升管體與橡膠套接觸面之間的摩擦系數,保證了安裝的可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鑫勇燈飾廠,未經重慶市鑫勇燈飾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8506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