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有動壓反饋裝置的噴霧機噴桿地面仿形液壓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480022.1 | 申請日: | 2016-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719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4 |
| 發明(設計)人: | 杜岳峰;薛濤;毛恩榮;朱忠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5B11/08 | 分類號: | F15B11/08;F15B13/02;F15B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248 | 代理人: | 徐林 |
| 地址: | 10008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有 反饋 裝置 噴霧機 地面 液壓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壓系統,具體涉及一種帶有動壓反饋裝置的噴霧機噴桿地面仿形液壓系統。
背景技術
高地隙噴桿噴霧機以其高效、環保、智能化等優勢,目前得到了廣泛應用。噴桿地面仿形系統保證了噴桿離地高度不隨地勢起伏而變化,大大提高了噴霧精度,已成為噴桿噴霧機的重要發展方向。但是,展開的噴桿結構具有跨度大、剛度低、阻尼弱等特點,屬于典型的柔性結構,在進行地面仿形姿態調整時易產生振動,從而造成噴桿地面仿形液壓系統負載壓力振蕩。而現有噴桿地面仿形液壓系統沒有安裝動壓反饋裝置,系統處于欠阻尼狀態,而不能很好地消除負載壓力振蕩,進一步加劇噴桿的振動,最終影響噴霧精度。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有動壓反饋裝置的噴霧機噴桿地面仿形液壓系統,能有效地吸收壓力沖擊和濾除系統的負載壓力振蕩,減輕噴桿的振動,增加噴藥精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帶有動壓反饋裝置的噴霧機噴桿地面仿形液壓系統,該液壓系統包括左噴桿仿形液壓單元15、右噴桿仿形液壓單元16、液壓泵2和差壓式溢流閥3。
所述左噴桿仿形液壓單元15和右噴桿仿形液壓單元16具有相同的部件組成和連接回路,二者均包括第一負載壓力傳感單向閥6、速度控制回路和動壓反饋裝置。
所述速度控制回路包括節流孔5、雙向比例電磁換向閥7、液控單向閥8和單向節流閥9;其中,
雙向比例電磁換向閥7為三位五通閥,其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分別與液控單向閥8的進油口、液壓缸12的無桿腔、節流孔5的出油口、第一負載壓力傳感單向閥6和油箱連接。
液控單向閥8的出油口與單向節流閥9的進油口連接;液控單向閥8控制油口連接雙向比例電磁換向閥7與液壓缸12之間的無桿腔油路。
單向節流閥9的出油口連接液壓缸12的有桿腔。
所述動壓反饋裝置包括節流閥10和蓄能器11;節流閥10的進油口連接單向節流閥9與液壓缸12之間的有桿腔油路,節流閥10的出油口與蓄能器11的油口連接。
所述液壓泵2的進油口連接油箱,液壓泵2的出油口分別與節流孔5的進油口和差壓式溢流閥3的進油口連接;差壓式溢流閥3出油口的出油路與雙向比例電磁換向閥7與油箱之間的回油路連接。
差壓式溢流閥3的控制油路分別與左右噴桿仿形液壓單元的兩個第一負載壓力傳感單向閥6連接,構成負載反饋回路。
所述液壓泵2的進油口處設有濾清器1。
所述雙向比例電磁換向閥7經冷卻器13與油箱連接。
所述節流孔5的進油口連接其它并聯工作結構供油路17。
所述差壓式溢流閥3出油口的出油路連接其它并聯工作結構回油路18。
所述差壓式溢流閥3的控制油路經連接第二負載壓力傳感單向閥14后連接其它并聯工作結構負載反饋回路19。
所述差壓式溢流閥3的負載反饋回路上設置有安全閥4,安全閥4的排壓口連接在差壓式溢流閥3出油口的出油路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過蓄能器和節流閥組成的動壓反饋裝置,能夠很好地吸收液壓系統在噴桿姿態調整過程中產生的壓力沖擊和濾除系統負載壓力振蕩,保持液壓系統的穩定,減輕噴桿振動,提高噴藥質量。
2.通過雙向比例電磁換向閥、液控單向閥、單向節流閥和節流孔組成的液壓缸速度控制回路,能夠根據需要控制噴桿姿態調整速度,提高噴桿地面仿形的質量。
3.通過差壓式溢流閥和負載壓力傳感單向閥組成的負載反饋調節,能夠根據系統最大負載的變化調節系統流量,減少系統的能量損失,同時保證仿形液壓系統不受其他工作機構液壓回路的影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帶有動壓反饋裝置的噴霧機噴桿地面仿形液壓系統的液壓控制原理圖。
其中的附圖標記為:
1濾清器 2液壓泵
3差壓式溢流閥 4安全閥
5節流孔 6第一負載壓力傳感單向閥
7雙向比例電磁換向閥 8液控單向閥
9單向節流閥 10節流閥
11蓄能器12液壓缸
13冷卻器14第二負載壓力傳感單向閥
15左噴桿仿形液壓單元16右噴桿仿形液壓單元
17其它并聯工作結構供油路18其它并聯工作結構回油路
19其它并聯工作結構負載反饋回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農業大學,未經中國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8002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