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氣壓夾緊結構的軸承外框打磨設備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478730.1 | 申請日: | 2016-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383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徐立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思博瑞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1/00 | 分類號: | B24B21/00;B24B21/18;B24B41/02;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無錫大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2248 | 代理人: | 何軍 | 
| 地址: | 214401 江蘇省無***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壓 夾緊 結構 軸承 打磨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氣壓夾緊結構的軸承外框打磨設備,屬于軸承制造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在軸承的制造過程中,為了保證軸承的美觀度和適于安裝,經常需要對軸承外框進行打磨和拋光,而傳統(tǒng)的打磨和拋光一般是將整個軸承外框扔入到拋光機內,通過拋光塊進行打磨,雖然此種辦法可以進行大批量的軸承打磨加工,但是對于高精度軸承,此種打磨方式就可能無法獲得統(tǒng)一且微觀下也較為平整的軸承外框表面,局限性就顯得比較大。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氣壓夾緊結構的軸承外框打磨設備。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氣壓夾緊結構的軸承外框打磨設備,包括一個工作臺,在所述工作臺表面的軸向一端設置有一個打磨機構,在所述工作臺表面上與打磨機構相鄰的位置設置有一個橫向支撐機構,所述橫向支撐機構包括一個與工作臺表面平行的橫向滑軌,在所述橫向滑軌上滑動連接有一個支撐臺,在所述支撐臺上設置有一個支撐環(huán),所述支撐環(huán)與支撐臺之間轉動連接;在所述工作臺上還對稱設置有兩組支撐滑軌,在所述兩個支撐滑軌之間滑動連接有一個縱向支撐機構,所述縱向支撐機構包括一個與左右兩側與前述兩個支撐滑軌之間滑動連接的載物臺,在所述載物臺上固定有一個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定有一個驅動輪;所述打磨機構包括一個設置在工作臺表面的固定臺,在所述固定臺上設置有一個從動輪,在所述其中一個支撐滑軌上還滑動連接有一個驅動套,所述驅動套與載物臺固定連接,在所述驅動套上通過旋轉彈簧轉動連接有一個轉動臂,在所述轉動臂的端部設置有一個輔助支撐輪,所述從動輪的外輪廓和輔助支撐輪之間通過打磨帶傳動連接,在所述工作臺內安裝有一個牽引電機,在牽引電機的輸出軸上設置有一個牽引輪,在所述從動輪的中部同軸固定有一個從動輪,所述從動輪和牽引輪之間通過皮帶傳動連接,所述牽引輪的驅動方向和驅動輪的驅動方向相反。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滑軌包括一個支撐桿,在所述其中一個支撐桿上設置有一個支撐塊,在所述支撐塊與支撐臺的下表面之間設置有舒張彈簧,在該支撐桿的上部還通過螺紋連接有一個限位壓套,通過移動限位壓套,改變支撐臺的位置。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環(huán)表面設置有棉質的清潔表面。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驅動輪外輪廓設置有銅質的驅動環(huán)。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橫向滑軌包括一個螺桿,所述支撐臺內轉動連接有一個與前述螺桿螺紋連接的螺套,所述螺桿的端部連接有一個步進電機。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fā)明通過四個接觸面實現(xiàn)對軸承外框的固定,并通過一個支撐環(huán)、一個驅動環(huán)和一個打磨環(huán)實現(xiàn)對軸承的打磨,同時本結構打磨也更為均勻,打磨進量也更為可控,容易獲得統(tǒng)一且符合要求的產品。
2、輔助支撐輪通過一個由氣壓驅動的轉動臂實現(xiàn)對軸承外框表面的接觸,可以實現(xiàn)打磨帶與軸承外框表面的動態(tài)接觸,不僅增大了打磨帶與軸承外框表面的接觸面積,同時有效防止剛性連接導致的打磨帶的損壞,而且氣壓驅動的結構其壓緊的調節(jié)更較為方便和可控。
3、螺紋結構的支撐桿可以精確的調節(jié)驅動輪的壓緊力和位置,從而方便的實現(xiàn)工件的裝夾與放松。
4、清潔表面可以快速的擦去軸承表面因為打磨而產生碎屑,防止碎屑給軸承表面造成劃傷。
5、螺桿式的驅動機構精度高,可以根據實際工況,動態(tài)調整支撐環(huán)的推動位置,從而給軸承外框提供良好的支撐。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工作臺;2、支撐桿;3、支撐塊;4、舒張彈簧;5、載物臺;6、活塞機構;7、牽引輪;8、固定臺;9、從動輪;10、皮帶;11、螺桿;12、支撐環(huán);13、驅動輪;14、驅動電機;15、轉動臂;16、輔助支撐輪;17、打磨帶;18、驅動套;19、轉動臂;20、絲套;21、絲杠;22、步進電機;23、驅動架;24、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現(xiàn)在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fā)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fā)明有關的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思博瑞機電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市思博瑞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7873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風冷冰箱保鮮的果菜盒結構
 - 下一篇:一種易清理的冰箱抽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