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檢測高爐爐渣黏度的裝置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475260.3 | 申請日: | 2016-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437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5 |
| 發明(設計)人: | 畢傳光;楊佳龍;洪昌勇;李家樑;王海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11/14 | 分類號: | G01N11/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顧進 |
| 地址: | 21003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檢測 高爐 爐渣 黏度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檢測高爐爐渣黏度的裝置,包括測試單元、測試臺、加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測試單元包括電動機、傳感器、計算機控制系統、旋轉桿、測試容器和感應測頭,電動機通過傳動裝置與旋轉桿相連;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齒輪和傳動軸,電動機通過齒輪帶動旋轉桿進行旋轉,通過傳動軸控制旋轉桿的升降;旋轉桿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感應測頭,以測試高爐爐渣黏度;旋轉桿的上端按裝有傳感器,傳感器與計算機控制系統相連;測試臺中部設置有安放測試容器的凹槽,測試容器安放在測試臺的凹槽內,測試臺的四周設有用于加熱測試容器的加熱裝置;測試容器頂部設有密封蓋,密封蓋上設有保護氣體出口管道和感應測頭安裝通道,測試容器的側壁設有保護氣體入口管道;所述的保護氣體入口管道與保護氣體罐相連通;所述的保護氣體出口管道與保護氣體收集裝置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高爐爐渣黏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裝置為硅鉬棒高溫加熱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高爐爐渣黏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傳感器為扭矩傳感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高爐爐渣黏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試容器為石墨坩堝。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檢測高爐爐渣黏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應測頭為可更換的石墨感應測頭。
6.一種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檢測高爐爐渣黏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試樣稱裝,稱取含有未燃煤粉的高爐爐渣試樣,將試樣裝入測試容器,將裝有試樣的測試容器安放在測試臺的凹槽內并固定;
2)試樣置于無氧氣氛中,操控測試單元中的傳動裝置將旋轉桿緩慢下降至測試容器內試樣的上方;將測試容器頂部的密封蓋與測試容器密封連接,使旋轉桿位于感應測頭的安裝通道內;通過測試容器側壁上的保護氣體入口管道向測試容器內通入惰性氣體,對測試容器形成正壓密封,測試容器內形成無氧氣氛,測試容器內的惰性氣體從測試容器的密封蓋上的保護氣體出口管道溢出進入保護氣體收集裝置;
3)試樣加熱,操控加熱裝置進入加熱模式對測試容器內試樣進行加熱,試樣完全熔化后,操控加熱裝置從加熱模式轉換為保溫模式;
4)試樣黏度計算,操控旋轉桿使感應測頭進入熔化后試樣中,操控電動機帶動旋轉桿旋轉,傳感器將檢測的數據傳輸至計算機控制系統,計算機控制系統根據傳感器輸出數據計算出試樣的黏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檢測高爐爐渣黏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的裝入到 測試容器中的試樣體積為測試容器容積的0.3—0.4。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檢測高爐爐渣黏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護氣體為純度≥99.9%的氮氣或氬氣,保護氣體流量為1-2L/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梅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7526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