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燃燒裝置以及鍋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473016.3 | 申請日: | 2016-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431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23 |
| 發明(設計)人: | 岡武裕;有原元史;田書營;張文淵 | 申請(專利權)人: | 荏原環境工程株式會社;青島荏原環境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B50/12 | 分類號: | F23B50/12;F23L1/02;F23L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陳偉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燒 裝置 以及 鍋爐 | ||
1.一種燃燒裝置,使木質顆粒燃燒,其特征在于,具有:
爐篦,其支承所述木質顆粒;
燃燒室,其位于所述爐篦的上方;
灰罐,其接收所述木質顆粒的灰分,且設置于所述爐篦的下方;以及
點火裝置,其點燃所述木質顆粒,
所述爐篦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列的多個棒狀體,
多個所述棒狀體分別具有:第一錐臺形部,該第一錐臺形部從所述燃燒室側朝向所述灰罐側擴徑;和第二錐臺形部,該第二錐臺形部與所述第一錐臺形部的底部相連接,且從所述燃燒室側朝向所述灰罐側縮徑,
在多個所述棒狀體之間形成有間隙,
所述棒狀體具有最大直徑部分,并以使所述最大直徑部分與相鄰的所述棒狀體的所述最大直徑部分接觸的方式排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燃燒空氣供給裝置,該第一燃燒空氣供給裝置從所述爐篦的下方通過所述間隙而朝向所述燃燒室側供給燃燒空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錐臺形部和所述第二錐臺形部呈圓臺形狀,
所述棒狀體整體具有紡錘形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熱裝置設置于多個所述棒狀體的至少一部分棒狀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二燃燒空氣供給裝置,該第二燃燒空氣供給裝置與所述燃燒室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相比設在下方,
所述燃燒室具有圓筒狀的外壁部,
所述第二燃燒空氣供給裝置具有至少兩個第二供給噴嘴,該至少兩個第二供給噴嘴在具有比所述燃燒室的外壁部小的直徑、且與所述燃燒室的外壁部同心的虛擬圓的切線方向上供給燃燒空氣,
所述至少兩個第二供給噴嘴沿所述虛擬圓的周向以等間隔配置,并以使燃燒空氣旋轉的方式供給所述燃燒空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三燃燒空氣供給裝置,該第三燃燒空氣供給裝置與所述燃燒室的上下方向中央部相比設在上方,
所述燃燒室具有圓筒狀的外壁部,
所述第三燃燒空氣供給裝置具有至少兩個第三供給噴嘴,該至少兩個第三供給噴嘴在具有比所述燃燒室的外壁部小的直徑、且與所述燃燒室的外壁部同心的虛擬圓的切線方向上供給燃燒空氣,
所述至少兩個第三供給噴嘴沿所述虛擬圓的周向以等間隔配置,并以使燃燒空氣旋轉的方式供給所述燃燒空氣。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燒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顆粒投入管,該顆粒投入管用于將所述木質顆粒向所述燃燒室投入,
所述顆粒投入管以將用于使所述木質顆粒分散至所述燃燒室的分散空氣向所述燃燒室供給的方式構成。
8.一種鍋爐,其特征在于,具有:
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燃燒裝置;以及
熱交換部,其以使流體在內部流動的方式構成,并以吸收所述燃燒室內的熱量來對所述流體進行加熱,從而生成蒸汽或熱水的方式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荏原環境工程株式會社;青島荏原環境設備有限公司,未經荏原環境工程株式會社;青島荏原環境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73016.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自動進料裝置的生物質鍋爐
- 下一篇:一種民用生物質鍋爐燃燒室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