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接口的電子鎖止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460449.5 | 申請日: | 2016-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5827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09 |
| 發明(設計)人: | 左偉秀;周紅斌;施偉偉;周曉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639 | 分類號: | H01R13/639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閆方圓 |
| 地址: | 210038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新能源 汽車 充電 接口 電子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汽車充電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接口的電子鎖止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目前,為了提高充電過程的安全性,新能源汽車充電接口處安裝有鎖止裝置,鎖止裝置多采用機械結構,并借用車體上的其他設備才能實現鎖止功能,且鎖止裝置結構與充電接口不匹配,需要通過二次轉接才能使用,轉換結構復雜,通過凸輪等結構予以換向,轉向不可靠,體積大,應急解鎖結構復雜,制成成本高,不能滿足車輛的空間需求,制約了整車的開發思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接口處安裝的鎖止裝置,轉向不可靠,體積大,應急解鎖結構復雜,制成成本高,不能滿足車輛的空間需求的問題。本發明的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接口的電子鎖止裝置,轉向可靠快速,體積小,應急解鎖結構簡單,成本低,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接口的電子鎖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殼體、下殼體,所述上殼體卡接在下殼體上,所述下殼體內安裝有電機、外螺紋齒和內螺紋滑塊,所述電機固定在下殼體的電機槽內,所述電機的輸出齒輪與外螺紋齒相嚙合,所述外螺紋齒的前端通過絲桿與內螺紋滑塊相連接,所述絲桿的前端為三頭螺紋,并與內螺紋滑塊內部的三頭內螺紋相配合運動,所述外螺紋齒的后端延伸出下殼體的一側,且后端部卡接有手動解鎖轉盤,所述內螺紋滑塊的前端設有銷軸,所述銷軸的前端延伸出下殼體的另一側,所述電機或手動解鎖轉盤帶動外螺紋齒轉動,所述外螺紋齒帶動絲桿轉動,推動內螺紋滑塊前移或后退,所述內螺紋滑塊帶動銷軸實現前移鎖止或者后退解鎖。
前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接口的電子鎖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絲桿為不銹鋼或塑料制成,并與內螺紋滑塊一體注塑成型。
前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接口的電子鎖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紋齒的后端、銷軸的前端與下殼體接觸處均套接有迷宮密封圈,所述迷宮密封圈設置在下殼體的內壁。
前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接口的電子鎖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殼體內還安裝有微動開關,所述微動開關用于檢測銷軸鎖止時內螺紋滑塊的到位狀態。
前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接口的電子鎖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殼體內還安裝有微動開關,所述內螺紋滑塊的側邊安裝有開關接觸臂,所述微動開關用于檢測銷軸鎖止時內螺紋滑塊的到位狀態,同時與開關接觸臂相接觸。
前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接口的電子鎖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銷軸與絲桿不在一條直線上,兩者為偏心設置。
前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接口的電子鎖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解鎖轉盤與外螺紋齒的后端相卡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接口的電子鎖止裝置,內置有傳動用絲桿,且絲桿的前端為三頭螺紋,能夠大大縮短上鎖時間,且轉動過程中受力均勻;設置有手動解鎖轉盤,便于應急解鎖,體積小,結構簡單,整車無需考慮手動解鎖的布置空間;設置有上鎖到位檢測微動開關,保證可靠穩定接觸;并:采用迷宮密封圈實現防水,能達到IPX5以上的防水要求,結構簡單,容易實現,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接口的電子鎖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絲桿的工作原理圖。
圖3是本發明的內螺紋滑塊的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絲桿與內螺紋滑塊配合安裝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手動解鎖轉盤的位置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的手動解鎖轉盤的安裝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的絲桿與內螺紋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的迷宮密封圈的安裝示意圖。
圖9是本發明的微動開關的安裝示意圖。
圖10是本發明的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接口的電子鎖止裝置的鎖閉到位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本發明的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接口的電子鎖止裝置的解鎖到位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6044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