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乙烯-辛烯共聚物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451810.8 | 申請日: | 2016-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228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5 |
| 發明(設計)人: | 趙英;徐林;張國娟;王晨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8F210/14 | 分類號: | C08F210/14;C08F210/02;C08F2/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乙烯 辛烯 共聚物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乙烯?辛烯共聚物領域,公開了一種乙烯?辛烯共聚物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將1?辛烯、催化劑、溶劑、乙烯和氫氣引入到環管反應器中進行接觸反應,其中,所述環管反應器的循環比為50?200。本發明的方法,通過將1?辛烯、催化劑、溶劑、乙烯和氫氣引入到環管反應器中進行反應,使得反應物料能夠更為充分地進行混合,形成高度均勻的混合物,這樣在較短的反應時間下,即可高轉化率地制得乙烯?辛烯共聚物,特別是制得數均分子量為4000?8000且分子量分布系數為2?5的乙烯?辛烯共聚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乙烯-辛烯共聚物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乙烯-辛烯共聚物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作為一種聚烯烴彈性體具有非常突出的優良性能,在很多方面的性能指標超過了普通彈性體。
POE分子結構與三元乙丙橡膠(EPDM)相似,因此POE也會具有耐老化、耐臭氧、耐化學介質等優異性能,通過對POE進行交聯,材料的耐熱溫度被提高,永久變形減小,拉伸強度、撕裂強度等主要力學性能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多用途的POE彈性體能夠超過PVC、EVA、SBR、EMA和EPDM,今后POE可能取代傳統的EPDM。由于POE的優異性能使其在汽車行業、電線電纜護套、塑料增韌劑等方面里都獲得了廣泛應用。
在現有技術中,對于制備POE的聚合過程來說,通常還采用結構相對復雜的攪拌釜式反應器,其中在攪拌槳的作用下,物料湍流程度加大,致使混合效果加強。但由于攪拌槳的特性,物料在槳葉附近所受剪切力比較大,而在遠離槳葉的釜壁以及液面處剪切速率很弱,因此在這些區域容易形成較大的死區,致使攪拌釜內局部混合效果不夠理想,從而反應不均勻,導致分子量分布不均勻。若要改善這種不理想的混合效果,往往需要設置內構件,這樣攪拌釜內的結構必然更加復雜,能量消耗亦相應增加,再加上轉動部件的存在,整個設備維護起來比較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的采用攪拌釜式反應器制備乙烯-辛烯共聚物存在的反應時間過長且轉化率過低的缺陷,提供一種反應時間較短且轉化率較高的乙烯-辛烯共聚物的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乙烯-辛烯共聚物的制備方法,該方法包括:將1-辛烯、催化劑、溶劑、乙烯和氫氣引入到環管反應器中進行接觸反應,其中,所述環管反應器的循環比為50-200。
本發明的方法,通過將1-辛烯、催化劑、溶劑、乙烯和氫氣引入到環管反應器中進行反應,使得反應物料能夠更為充分地進行混合,形成高度均勻的混合物,這樣在較短的反應時間下,即可高轉化率地制得乙烯-辛烯共聚物,特別是制得數均分子量為4000-8000且分子量分布系數為2-5的乙烯-辛烯共聚物。
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所采用的環管反應器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進料口;2:進料口;3:進料口;4:軸流泵;5:循環冷卻水進口;6:循環冷卻水出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圍的端點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該精確的范圍或值,這些范圍或值應當理解為包含接近這些范圍或值的值。對于數值范圍來說,各個范圍的端點值之間、各個范圍的端點值和單獨的點值之間,以及單獨的點值之間可以彼此組合而得到一個或多個新的數值范圍,這些數值范圍應被視為在本文中具體公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518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