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小麥寬幅精播栽培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444094.0 | 申請日: | 2016-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176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9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玉瑩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45100 甘肅*** | 國省代碼: | 甘肅;6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麥 寬幅 栽培技術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作物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小麥寬幅精播栽培技術。
背景技術
小麥寬幅精播栽培技術是在精量、半精量播種技術的基礎上,以擴播幅、增行距、促勻播為核心,改密集條播為寬幅精播的農機和農藝相結合的高產栽培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小麥栽培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小麥寬幅精播栽培技術,其投資少、效益高、操作簡單易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小麥寬幅精播栽培技術,包括下列具體步驟:
1.品種的選用:選用具有高產潛力、分蘗成穗率高,畝產能達300-400公斤以上的高產優質中等穗型或多穗型品種。每畝15~18萬基本苗;分蘗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種,每畝基本苗12~15萬。播前要選用質量高的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如隴鑒386、隴育4號、晉麥49號等。
2.培肥地力:堅持測土配方施肥,重視秸稈還田,增施氮素化肥,培肥地力;采取有機無機肥料相結合,氮、磷、鉀平衡施肥,增施微肥。全生育期畝追施純氮16公斤,磷(P2O5)7.5-12公斤,鉀(K2O)7.5公斤,硫酸鋅1公斤。將全部的有機肥、磷肥、鉀肥和50%的氮肥,作為底肥一次性施入。注意秸稈還田的地塊可以不用追施鉀肥。第二年,小麥返青期再追施50%氮肥。化肥要深施,杜絕地表撒施。
3.堅持深耕深松、耕耙配套、重視防治地下害蟲:深耕細耙,造足底墑。耕深23~25厘米,打破犁底層,不漏耕,耕透耙透,增加土壤蓄水保墑能力。深耕要和細耙緊密結合,無明暗坷垃,達到上松下實;耕后復平,作畦后細平,保證澆水均勻,不沖不淤。土壤墑情不足的應播前造墑。
因為近兩年地下害蟲增多,特別是金針蟲危害嚴重,建議先用辛硫磷顆粒配制毒土,耕地時撒施,杜絕以旋代耕,至少要保證隔1-2年深耕一次。4.堅持適期足墑播種:播期在9月15日-9月20日。播量在6-9公斤。采用2BJK系列小麥寬幅精量播種機播種。改傳統小行距(15-20厘米)密集條播為等行距(22-26厘米)寬幅播種,播種深度嚴格控制在3~5厘米,播幅6~8厘米。改傳統密集條播籽粒擁擠一條線為寬播種子分散式粒播,有利于種子分布均勻,無缺苗斷壟、無疙瘩苗,克服了傳統播種機密集條播,籽粒擁擠,爭肥、爭水、爭營養,根少、苗弱的生長狀況。
5.小麥生長期間,搞好預測預報:適時防治病蟲害,特別做好對蚜蟲、紅蜘蛛、白粉病、銹病、紋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6.早春中耕增溫保墑,提倡返青追施尿素。
7.追施氮肥適當后移,重視葉面噴肥,延緩植株衰老,后期做好“一噴三防”及時防治各種病蟲害。延緩小麥植株衰老,最終達到調控群體與個體矛盾,協調穗、粒、重三者關系,以較高的生物產量和經濟系數達到小麥高產的目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玉瑩,未經陳玉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4409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紫花苜蓿種植技術
- 下一篇:一種蘋果樹與黃豆的套種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