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動車液力減震回能車輪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440106.2 | 申請日: | 2016-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6616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明(設計)人: | 蘆亞峰;陳蜀喬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B9/24 | 分類號: | B60B9/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車 減震 車輪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車液力減震回能車輪,屬于車輛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車輪每一次轉動,當輪胎與路面接觸時,由于承重的原因會產生變形。隨著輪胎結構的變形,其組成部件會變熱,這部分由發動機傳輸來的、用于驅動車輛運動的能量產生損耗,即發生了滾動阻力現象。滾動阻力來自于輪胎的形變,車輛在不停的震動,加劇了輪胎形變,使得滾動阻力系數大幅上升,車輪的能耗也跟著大幅上升,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能夠降低車輪結構的形變量,減少震動,就可以大幅降低,車輪能耗。對于電動車而言,電動車所使用的是輪轂電機,直接驅動車輪前進,而目前的電動車是通過懸架來減輕振動,并且懸架都沒有考慮到水平方向的減振效應,此外懸架的結構較復雜,成本較高,重量較重。因此,為了減少電動車結構的復雜性,降低成本,增加減振效果,可以考慮對車輪改進,直接在車輪上實現縱向和垂直向的減振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車液力減震回能車輪。該發明可根據振幅的大小動態調節輪胎的線速度,保持車輛運動過程重心位置不變,化解了瞬態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沖擊,降低車輪的滾動阻力,提高電動車運行的平順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一種電動車液力減震回能車輪,包括車輪,車輪上連有減震盤,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盤包括水平震動消除結構、豎直震動消除結構、校準結構;
所述水平震動消除結構包括轉動泵活塞外層3、左出口4、液壓導流通道5、左導流柱6、導流柱復位彈簧7、轉動泵活塞內層8、活塞9、活塞腔10、復位扳手18、中心軸19、水平活塞20、缸體21、水平腔22、豎直腔27、右導流柱28、右出口29、活塞30、彈簧31、活塞圓環固定板32;轉動活塞泵外層3和轉動活塞泵內層8相互嵌套,中空部分為活塞腔10;轉動活塞泵外層3上設有活塞9,轉動活塞泵內層8上設有活塞30,活塞9和活塞30將活塞腔10分為上腔體10-1和下腔體10-2;
所述活塞圓環固定板32內水平方向左右兩側分別安裝有活塞20,活塞20一端固定在中心軸19上,另一端固定在缸體21內,缸體21內設有水平腔22和豎直腔27,缸體21包括左缸體21-1和右缸體21-2,左缸體21-1通過水平腔22連通液壓導流通道5到達左出口4,左出口4與下腔體10-2連通,左缸體21-1通過豎直腔27連通左導流柱6,左導流柱6上設有導流柱復位彈簧7,右缸體21-1通過豎直腔27連通右導流柱28至右出口29,右出口29與上腔體10-1連通;
所述中心軸19豎直垂直方向上安裝有復位扳手18,復位扳手18兩端安裝有彈簧31,彈簧31固定在活塞圓環固定板32上;
所述豎直震動消除結構包括上活塞1、下活塞17、上缸體2、下缸體16,上活塞1和下活塞17的一端固定在活塞圓環固定板32上下兩端,另一端分別固定在上缸體2、下缸體16內;
所述校準結構包括活塞柱復位彈簧11、活塞柱12、豎直活塞13、活塞腔14、連通管15、光敏發光探頭23、光敏接收探頭、懸架固定夾41、高壓油泵裝置42、油泵固定片43、高壓油管44,活塞柱12和豎直活塞13依次設置在豎直腔27的下方,活塞柱12上設有活塞住復位彈簧11,豎直活塞13設置在活塞腔14內,左右兩側的活塞腔14通過連通管15連通,其中一側活塞腔14通過高壓油管44與油泵裝置42連接,右側豎直腔27的外壁水平位置上安裝有光敏發光探頭23,在轉動泵活塞內層8與之對應的一側安裝有光敏接收探頭,油泵裝置42通過油泵固定片43固定在懸架固定夾41的下方,懸架固定夾41固定在中心軸19上。
所述車輪包括輪輞38、減震懸架40、輪胎39、輪轂33、輪轂封頭34、輪轂電機定子35、輪轂電機轉子36、車輪輻條37、密封擋板45,密封擋板45設置在減震盤和車輪之間,密封擋板45的軸心位置安裝有輪轂33,輪轂33的端頭安裝有輪轂封頭34,輪轂33外側安裝有輪轂電機定子35,輪轂電機定子35外側安裝輪轂電機轉子36,該輪轂電機轉子嵌入到輪轂電機外殼內,輪輞38通過車輪輻條37固定在輪轂電機外殼上,輪胎39固定安裝在輪輞38之上,減震懸架40固定安裝在懸架固定夾41之上,輪胎39材質采用硬質橡膠,輪胎39內部填充高密度硬質泡沫塑料,構成實心輪胎。
所述彈簧31套設在彈簧柱上,彈簧柱固定在活塞圓環固定板32上。
所述光敏接收探頭有3個,包括下光敏接收探頭24、中心光敏接收探頭25和上光敏接收探頭26。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401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仿生減阻火星車輪
- 下一篇:一種制作麥秸工藝畫的撕毛刀及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