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垃圾滲濾液的污水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438930.4 | 申請日: | 2016-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223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立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立兵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34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垃圾 滲濾 污水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污水處理的方法,特別是設計一種垃圾滲濾液的污水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政府對環(huán)境保護的要求需要 提高,城市垃圾的衛(wèi)生填埋、堆肥及垃圾焚燒發(fā)電是目前國內外廣泛采用的 垃圾處理方法。但垃圾在填埋、堆肥及垃圾焚燒發(fā)電的過程中產生的垃圾滲 濾液污水是一種水質水量變化很大、微生物營養(yǎng)比例失調、氨氮含量高、成 分復雜的高濃度有機污水,被公認為當今世界最難處理達標的污水,不僅極 為黑臭難聞,且其污染濃度是一般城市污水的10-100倍,直接對周圍土壤 和地下水造成嚴重污染,所到之處,植物無法生長。滲濾液中COD最高可達 上萬或幾萬mg/l,氨氮(NH3-N)高達幾千mg/l,且BOD/COD比又很低,難 降解有機物和氨氮濃度很高,直接可生化性較差,因而用通常的直接生化處 理效果不理想;并且污水中含有對微生物有害的鹽類、有毒化合物,重金屬 離子,會抑制微生物活性,影響微生物直接生化效果,屬較難處理的高濃度 有機廢水。因此,做好垃圾填埋場及焚燒發(fā)電廠的垃圾滲濾液凈化處理工作相當緊迫。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提供一種技術先進、管理方便, 運行高效低耗,凈化效果可靠的垃圾滲濾液的處理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垃圾滲濾液的污水處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驟:
(1)預處理步驟,該預處理步驟包括將垃圾滲濾液在堿性條件下投加 絮凝劑進行絮凝預沉淀;
(2)堿化后經循環(huán)吹脫池和吹脫塔進行部分脫氮,
(3)在UASB厭氧反應器中進行厭氧反應;
(4)采用兩級接觸氧化反應進行好氧處理;
(5)在膜生物反應池中進行處理;
(6)對于膜生物反應池處理出水采用納濾工藝進行深度處理。
所述步驟(1)的堿性條件是指pH值在9~11之間,在步驟(1)中采 用石灰做絮凝劑,并在加入絮凝劑后使?jié)B濾液預沉淀不少于2小時。
所述步驟(2)是指,在經過預處理的垃圾滲濾液中加堿,使其中的銨 離子轉化為游離氨,并使?jié)B濾液流入循環(huán)吹脫池,再用泵抽送至吹脫塔頂部 進行噴淋布水,同時從吹脫塔底部自下而上進行鼓風,所述吹脫塔內部安裝 有多塊旋流板凈化塔,空氣流自下而上在多塊旋流板上與噴淋的水逆流接 觸,使水中游離氨脫吸逸出。
循環(huán)吹脫池循環(huán)比為100∶25~35,優(yōu)選100∶28,氣液比為400~800∶1, 優(yōu)選600∶1,處理風量為11000~18000m3/h。
所述步驟(2)與步驟(3)之間還包括,經部分脫氨的滲濾液流入平流 沉淀池中進行平流沉淀,并在平流沉淀之前加入絮凝劑;該絮凝劑優(yōu)選采用 聚合氯化鋁鐵,聚合氯化鋁鐵的投加量為30~40mg/L,并且pH值控制在 7.5~9。
所述步驟(3)在UASB厭氧反應器中進行厭氧反應的停留時間為不少于 50小時,進水采用均勻分布的穿孔管布水器使廢水均勻地引入到UASB反應 器的底部,反應器溫度穩(wěn)定在30℃~40℃,pH值穩(wěn)定在7~8。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3)中,滲濾液流入UASB厭氧反應器之前,先進入 厭氧中間池,并在厭氧中間池中停留不少于12天。
所述步驟(4)在兩級接觸氧化反應池中進行好氧處理時,停留時間不 少于60小時,并且在兩級接觸氧化反應池的后面設置一個停留時間不少于 10小時的中間沉淀池。
所述步驟(4)采用兩級接觸氧化進行好氧處理是指,兩級接觸氧化反 應池分為兼氧區(qū)、第一級接觸氧化區(qū)、缺氧區(qū)、第二級接觸氧化區(qū)四個不同 區(qū)域,各區(qū)域配以不同的曝氣量,使污水在處于厭氧、缺氧、好氧狀況下由 不同微生物菌群將污水中的有機物、氨氮和磷降解凈化;
所述兼氧區(qū)受納UASB厭氧出水后將污水與活性污泥進行混合處理,使 溶解氧控制在0.5-1.0mg/L,水力停留時間不少于17小時;
所述第一級接觸氧化區(qū)采用纖維軟性填料為生物膜接觸介質,溶解氧控 制在2.5-3.5mg/L,曝氣的氣水比10-15∶1,水力停留時間不少于17小時;
所述缺氧區(qū)不進行曝氣,讓水中的兼氧菌在代謝過程中消耗水中剩余的 氧,進行反硝化脫氮,水力停留時間不少于12小時;
所述第二級接觸氧化區(qū)采用纖維軟性填料為生物膜接觸介質,溶解氧控 制在2.0-2.5mg/L,水力停留時間不少于14小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立兵,未經王立兵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3893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