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前軸鑄造模及汽車前軸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437827.8 | 申請日: | 2016-06-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27038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學福;曹年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平市建陽區汽車鍛壓件廠 |
| 主分類號: | B22C9/02 | 分類號: | B22C9/02;B22C9/22;B22C9/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54209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前軸 鑄造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前軸制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前軸鑄造模及汽車前軸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汽車前軸為汽車上的一個部件,現有的汽車前軸是通過鍛壓的方法進行制作的,鍛壓的方法制作存在噪音大的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鑄造汽車前軸的汽車前軸鑄造模及汽車前軸制作方,解決了通過鍛壓的方法制作汽車前軸所存在的噪聲大的問題。
以上技術問題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汽車前軸鑄造模,其特征在于,包括鋼質的模具本體,所述模具本體設有澆鑄口,所述模具本體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內設有前軸型腔,所述前軸型腔內設有前軸模型支撐片,所述澆鑄口由設置在上模的上半部和設置在下模的下半部合圍而成,所述澆鑄口的內端設有凸出所述前軸型腔的澆口內凸部,所述前軸模型支撐片從所述澆口內凸部的一側開始沿上模和下模的交界線延伸至澆口內凸部的另一側。
作為優選,所述模具本體設有至少兩個減震懸掛架,所述減震懸掛架包括一對沿上下方向對向設置的減震連接器,所述減震連接器包括豎置的阻尼油缸和套設在阻尼油缸上的減震彈簧,所述阻尼油缸包括阻尼油缸缸體和設置于阻尼油缸缸體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通過活塞桿同所述模具本體連接在一起,所述減震彈簧的一端同所述活塞桿連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所述阻尼油缸缸體連接在一起,所述阻尼油缸缸體內還設有第二活塞和分離板,所述分離板和第一活塞之間形成第一油腔,所述分離板和第二活塞之間形成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間設有驅動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產生對向移動的電磁力吸合機構,所述分離板設有連通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的連通孔,所述連通孔鉸接有朝向第二油腔單向開啟的門板和設有使門板關閉上的門板復位機構,所述門板設有若干貫穿門板的主阻尼通道,所述連通孔內設有速度傳感器;當所述速度傳感器檢測到油從第一油腔流向第二油腔時、所述電磁力吸合機構停止驅動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對向移動,當所述速度傳感器檢測到油從第二油腔流向第一油腔時、所述電磁力吸合機構驅動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對向移動。使用時,將阻尼油缸缸體同安裝模具的部位連接在一起來實現模具的懸掛式安裝。在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內填充油。當模具生產過程中產生振動而進行向上運行的行程而導致位于上方的減震連接器的減震彈簧收縮時、該減震連接器的減震彈簧驅動活塞桿驅動第一活塞移動而使得第一油腔縮小,第一油腔縮小驅動阻尼油缸內的油經連通孔從第一油腔流向第二油腔,此時門板被推開使得油流經連通孔時門板不對油產生阻尼作用且電磁力吸合機構失去對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固定作用使得第二活塞能夠相對于第一活塞自由移動,從而實現了阻尼作用較小而不會導致減震彈簧收縮受阻、也即彈簧能夠及時收縮而吸能而降低上升行程外傳的振動量,上升行程中位于下方的減震連接器的彈簧收縮行程結束后在門板復位機構的作用下,門板阻攔在連通孔內、彈簧伸長復位而釋放能量、伸長的結果導致阻尼油缸缸體和第一活塞產生分離運動使得第二油腔縮小而第一油腔變大、使得阻尼油缸內的油經連通孔從第二油腔流向第一油腔、此時電磁力吸合機構將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固定住保持相對位置不變且門板不能夠被推開、使得油能夠在整個彈簧收縮行程中從主阻尼通道通過而產生摩擦阻尼消能、從而進行吸能。反之,當模具生產過程中產生振動而進行向下運行的行程時,則位于上方的減震連接器和位于下方的減震器的動作過程剛好同上述動作過程相反。從而使得振動的上升行程和下降行程的振動能量都能夠被有效的吸收,使得外傳的振動量小。
作為優選,所述主阻尼通道內穿設有阻尼桿,所述阻尼桿球面配合卡接在所述主阻尼通道內,所述阻尼桿設有支阻尼通道。油流過主阻尼通道、支阻尼通道時將振動能量轉變為熱能而消耗掉的同時會產生阻尼桿的晃動,阻尼桿晃動也會起到將振動能量轉變為熱能而消耗掉的作用。如果振動較小而而只有油的晃動,油晃動時阻尼桿產生晃動也能吸能,設置阻尼桿能夠提高對低幅振動的吸收作用。
作為優選,所述阻尼桿的兩端都伸出所述門板,所述阻尼桿的兩個端面都為球面。能夠使得油接受到非阻尼油缸缸體軸向的振動時也能夠驅動阻尼桿運行而吸能。吸能效果好。
作為優選,所述阻尼桿為圓柱形,所述阻尼桿的兩個端面上都設有若干沿阻尼桿周向分布的增阻槽。能夠提高阻尼桿同油的接觸面積,以提高吸能效果和感應靈敏度。
作為優選,所述門板復位機構為設置于門板的轉軸上的扭簧。
作為優選,所述電磁力吸合機構包括設置于第一活塞的電磁鐵和設置于第二活塞的同電磁鐵配合的鐵磁性材料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平市建陽區汽車鍛壓件廠,未經南平市建陽區汽車鍛壓件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3782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