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塑料加工用蠟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432830.0 | 申請日: | 2016-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1340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畢文卓;孫劍鋒;王詠芳;袁平飛;王鑫;張志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0G73/36 | 分類號: | C10G73/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塑料 工用 方法 | ||
1.一種制備塑料加工用蠟的方法,包括以下內容:
(1)裝料:以F-T合成產物為原料,加熱熔化后加入油溶性可分解產生氣體的物質,裝入發汗裝置;
(2)結晶:以2.0℃/h~4.0℃/h的速率將蠟層降溫至原料滴熔點以下5℃~30℃的降溫終止溫度;
(3)升溫-恒溫發汗:以1.5℃/h~3.5℃/h的速率升溫,蠟層達到預定溫度并恒溫0.1~5.0小時后停止發汗;在發汗過程中強制氣流通過蠟層;所述預定溫度為目的產品滴熔點-10℃~目的產品滴熔點;
(4)精制:蠟上經精制后即為塑料加工用蠟產品;
其中,所述油溶性可分解產生氣體的物質選自有機偶氮化合物、磺酰肼類化合物、有機亞硝基化合物、有機過氧化物構成的一組物質中的至少一種,所述油溶性可分解產生氣體的物質的加入量為原料重量的0.01%~15.00%。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溶性可分解產生氣體的物質的加入量為原料重量的0.03%~8.00%。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機偶氮化合物選自偶氮二異庚腈、偶氮二異丁腈、偶氮二甲酰胺和偶氮二環己基甲腈構成的一組物質;所述的磺酰肼類化合物選自苯磺酰肼、對甲苯磺酰肼、4,4’-氧化雙(苯磺酰肼)構成的一組物質;所述的有機亞硝基化合物選自二亞硝基五亞甲基四胺和/或N,N′-二甲基N,N′-二亞硝基鄰苯二甲酰胺;所述的有機過氧化物選自過氧化二苯甲酰、過氧化十二酰、過氧化二碳酸異丙酯和過氧化二碳酸二環己酯構成的一組物質。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溶性可分解產生氣體的物質是有機偶氮化合物和/或有機過氧化物。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T合成產物中的正構烷烴的重量含量為80%以上。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降溫終止溫度為原料滴熔點以下8℃~15℃。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強制氣流通過蠟層采用在蠟層上方增加氣壓和/或在蠟層下方降低氣壓,使蠟層上下方形成壓力差實現,所述的壓力差為0.1~5.0個大氣壓。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發汗過程中所述恒溫的時間為1.0~5.0小時。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強制氣流通過蠟層在發汗初期實施。
10.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強制氣流通過蠟層采用在蠟層上方增加氣壓實現,在蠟層上方施加0.2~2.0個大氣壓的表壓壓力,而蠟層下方保持為常壓。
11.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強制氣流通過蠟層采用在蠟層下方降低氣壓實現,在蠟層上方氣壓保持常壓,而在蠟層下方維持-0.2~-1.0個大氣壓的表壓壓力。
1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汗裝置為發汗皿。
13.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T合成產物中的正構烷烴的重量含量為90%以上。
14.按照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力差為0.2~2.0個大氣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3283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人造板用蠟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制備烴類相變材料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