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900噸移梁機給橋面運梁車裝梁的架橋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432466.8 | 申請日: | 2016-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08777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06 |
| 發明(設計)人: | 樂鋒;孫修德;曹會芹;魏文柱;張生全;張孝儒;閤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21/06 | 分類號: | E01D21/06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為知識產權事務所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900 噸移梁機 橋面 運梁車裝梁 架橋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速鐵路橋梁架設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利用900噸移梁機給橋面運梁車裝梁的架橋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基礎建設快速、穩健的發展,中國鐵路已進入跨越式發展階段,其中由于地形和地理位置而必須建設的大橋、特大橋的架設也逐漸增多,在施工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問題,現有的工程機械設備的規格不適宜比如施工成本高。
在鐵路建設施工方面,首先需要解決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如何以較低的施工成本,較高的施工效率,高質量完成建設目標,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目前,在鐵路建設施工過程中,為了不占用土地、確保鐵路運行的安全,鐵路上的高架部分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而在高架線路中,大型混凝土箱梁作為重量支承件成為了高架路線上的重要部件,而由于這種大型混凝土箱梁的重量大,在運輸和建設高架鐵路時非常困難。目前,對這種箱梁通常采用的施工方式:是先采用運梁車實現箱梁的運輸,然后與其配套的架橋機直接從運梁車上取梁并在施工現場架橋。
目前在高速鐵路架橋建設過程中,運梁時需要一套900噸移梁機移梁及兩套450噸提梁機提梁上橋給運梁車裝梁,由于各施工企業如果配齊需要的各種施工設備,會造成大量資源的浪費,占壓資金,提高公司的運轉成本,怎樣合理、靈活、整合運用現有資源,不盲目購置設備,是各施工企業需要考慮的實際問題。本發明針對施工現場沒有450提梁機的情況下,提出的解決問題的一種途徑。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900噸移梁機給橋面運梁車裝梁的架橋施工方法,利用本發明的架橋施工方法,節約兩套450噸提梁機及地面附屬軌道等基礎設施;本發明通過運用現有設備資源,實現了資源的充分靈活利用,降低設備投資成本,避免企業盲目投資,造成資金占用,減輕公司資金壓力;為大橋、特大橋的架設提供了另一種解決的方式。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利用900噸移梁機給橋面運梁車裝梁的架橋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根據橋墩高度,在900噸移梁機的支腿上安裝增高節;
2)架橋機、運梁車在橋面拼裝到位;
3)在橋的一端預留2孔或在橋的中間預留2孔不架設,便于900噸移梁機提梁通行,在橋的一端預留2孔,自該預留2孔的一端向橋的另一端順次推進架橋;在橋的中間預留2孔,自該中間預留2孔向兩邊架橋;
4)900噸移梁機提梁并行駛至與橋面線路重合位置,然后輪組轉向90度,跨橋面行至運梁車處裝梁位置,將梁裝至運梁車上;
5)900噸移梁機裝梁后退出,運梁車開始運梁,向前推進架橋;
6)如果僅自一端向另一端架橋,待另一端架完后,最后架兩孔;如果僅自中間向兩邊架橋,待一邊架完后,再將架橋機、運梁車吊裝或拆裝到橋另一邊的橋上,待另一邊架完后,最后架中間兩孔;
最后的中間兩孔的架設方法為:900噸移梁機先提梁經2預留孔將梁放置在橋面上,再提另外一孔的梁架設至橋墩上,然后將放置在橋面上的梁架設到最后一孔,架設完成后,900噸移梁機跨橋拆卸。
其中,所架橋為奇數孔或偶數孔,橋孔的數量大于等于3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只需對現有的900噸移梁機進行增高改進,可省去兩套450噸提梁機及地面附屬軌道等基礎設施;利用本發明架橋施工方法,只需在梁場建設時,增加橋墩處場地硬化區域,即可利用900噸移梁機將梁裝至橋面上的運梁車上;本發明通過運用現有設備資源,實現了資源的充分靈活利用,降低設備投資成本,避免企業盲目投資,造成資金占用,減輕公司資金壓力;為大橋、特大橋的架設提供了另一種解決的方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移梁機提梁并行至與橋墩縱向重合時的位置圖;
圖2是本發明中移梁機轉向行至運梁車時的裝梁位置圖;
圖3是圖2的側視圖;
圖4是移梁機退出后運梁車運梁時的結構圖;
圖中:1、增高節;2、運梁車;3、待架900噸箱梁;4、橋墩;5、900噸移梁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324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