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技術的黃斑中心凹定位測量偏心量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431498.6 | 申請日: | 2016-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19550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思思;徐肅仲;沈梅曉;黃勝海;呂帆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醫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3/10 | 分類號: | A61B3/10;A61B3/02 |
| 代理公司: | 溫州金甌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37 | 代理人: | 王堅強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光學 相干 層析 成像 技術 黃斑 中心 定位 測量 偏心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學及光電子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技術的黃斑中心凹定位測量偏心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正常人眼視覺最敏銳的部位為黃斑中心凹。一般人眼以黃斑中心凹為注視點,以此獲得最清晰的圖像。這樣的注視性質稱為中心注視。但在偏心注視性弱視患兒中,由于視覺發育期間的有效刺激不足,從而造成單側或雙側矯正視力低于同齡正常兒童。青少年人群中的弱視的患病率為2%-4%。弱視也目前兒童最常見的眼部疾病,而其中的偏心注視嚴重影響視力,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其中,所謂偏心注視是指人眼注視點與人眼的黃斑中心凹(最敏銳的部位)偏離一定程度(臨床上以1°為分界線,具體見下文)。根據人眼的弱視兒童的注視性質對其治療方式及預后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和預后預測作用。鑒于弱視治療的最佳時間為4-6周歲,盡早并精確測量偏心量十分重要。
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偏心量測量方法為觀測鏡檢查。在普通眼底鏡中加入黑星視標,囑患者注視黑星視標,根據檢查者觀察到的黃斑中心凹反光點位置 (如圖5所示),可以判斷得到患者注視點與黃斑中心凹的相對位置。臨床上,將位于同心圓1°以內的注視性質稱為中心注視,1°以外的稱為偏心注視。其中圖5中A為中心注視,B為偏心注視。第一個同心圓為1°。
但在臨床應用中,由于該檢查方法粗糙,適合大角度的偏心判斷,小角度的偏心容易漏診。并且檢查結果與工作距離相關,檢查過程中,工作距離的改變會引起反光點位置的移動,從而影響判斷。另外,微視野計也可用于注視性質的測量。微視野計的結果也較粗糙(如圖2),同時光敏感度分布圖采集時間較長,最簡單的模式大約為4分鐘。弱視兒童配合較差,不能長時間配合微視野計的測量。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提供了一種基于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技術的黃斑中心凹定位測量偏心量的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基于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技術的黃斑中心凹定位測量偏心量的方法,所述的測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通過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OCT)獲取三維視網膜斷層圖像:在 OCT掃描光路的共軸光路上增加一E字注視視標及補充鏡,在視標前放置窺孔,以確保人眼的注視在E字注視視標上,受試者注視眼前的視標,完成一次完整的瞬目運動后,以水平3D-raster模式拍攝視網膜斷層圖像N幀,第N/2 幀圖像水平正中間位置則為注視點位置;
(2)根據OCT的拍攝參數,矯正深度、長度及眼軸后,計算得到每幀圖像間隔的絕對長度L,以及圖像橫坐標每個像素點對應的長度D,再計算黃斑中心凹偏離注視點的水平距離和垂直距離。
所述的計算黃斑中心凹偏離注視點的水平距離和垂直距離的計算方法為:選取出現最明顯黃斑中心凹反光點的第n張圖像,打開圖像,讀取圖像中的黃斑中心凹反光點的橫坐標d,設圖像的水平像素點共為M個,根據以下公式可計算得到黃斑中心凹偏離注視點
水平距離為:(M/2-d)*D
垂直距離為:(N/2-n)*L。
所述的OCT系統采用波長為840nm,帶寬為100nm的紅外二極管光源,軸向分辨率為3um,掃描速度為120幀/秒。
所述的窺孔大小為3mm。
所述的圖像在MATLAB中打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技術的黃斑中心凹定位測量偏心量的方法發明通過光學相干層析成像獲取準確的黃斑中心凹位置,已知注視點為光軸位置,計算黃斑中心凹與注視點相對距離。該方法能快速精確測量偏心量,分辨率可達3μm,能識別微小偏心注視,為臨床的治療與隨訪提供指導。
附圖說明
圖1為基于OCT的黃斑中心凹定位測量偏心量的注視示意圖。
圖2為用于測量黃斑中心凹的OCT裝置原理圖。
圖3為基于本發明的偏心量的計算方法的原理圖。
圖4為本發明方法與傳統方法的測量結果對比.
圖5為現有偏心量測量方法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醫科大學,未經溫州醫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3149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模態成像系統及應用其的多模態成像方法
- 下一篇:一種帶雙通道的直腸診療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