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以超臨界二氧化碳為工質的顆粒脫除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429437.6 | 申請日: | 2016-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9518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周濤;陳杰;周藍宇;劉亮;陳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北電力大學 |
| 主分類號: | G21F9/02 | 分類號: | G21F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26 | 代理人: | 劉冬梅,路永斌 |
| 地址: | 102206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臨界 二氧化碳 工質 顆粒 脫除 | ||
1.一種以超臨界二氧化碳為工質的顆粒脫除器,所述顆粒脫除器為圓筒狀管道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顆粒脫除器包括管道進口(1)、管道壁(2)、電凝并區(3)、顆粒收集區(4)和管道出口(5),在管道進口(1)處設置有電荷網(11),所述電荷網(11)由電荷網絲(111)交叉構成,鄰近的電荷網絲(111)之間的間距為0.5~2.5mm;
在管道壁(2)的外側設置有熱泳涂層(6),所述熱泳涂層(6)包括導體(61)、線圈(62)和保溫材料(63);所述線圈(62)纏繞于導體(61)上,在所述線圈(62)上通有交變電流,用于產生渦流效應,進而產生熱量;所述保溫材料(63)包裹于纏有線圈(62)的導體外側;
在電凝并區(3)設置有交流電裝置(31)和電凝并裝置(32);所述交流電裝置(31)為環形,緊貼管道壁(2)的內側;所述電凝并裝置(32)設置于管道的中心,且為豎直設置;
所述顆粒收集區(4)包括顆粒沉附裝置(41)和顆粒收集裝置(42),其中,所述顆粒沉附裝置(41)為豎直設置,與電凝并裝置(32)平行;顆粒收集裝置(42)設置于顆粒沉附裝置(41)上,且與顆粒沉附裝置(41)垂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顆粒脫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凝并區(3)用于進行顆粒間的凝并作用,使小顆粒逐漸聚集形成大顆粒物;和/或
所述顆粒收集區(4)用于收集經凝并后形成的大顆粒物;和/或
所述電荷網(11)用于使小顆粒帶上部分電荷。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顆粒脫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荷網絲(111)為錳銅合金絲;和/或
鄰近的電荷網絲(111)之間的間距為1~2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顆粒脫除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線圈(62)為鑄鐵鋁鎳鈷材料;和/或
所述保溫材料(63)為云母材料,用于防止熱泳涂層(6)的溫度外散,保持熱泳效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顆粒脫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泳涂層(6)的厚度為20~30mm,其中,導體(61)的厚度為16~28mm,線圈(62)和保溫材料(63)的厚度分別為1~2mm,其中,基于顆粒脫除器的管道內徑為120~150m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顆粒脫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顆粒收集裝置(42)的高度為20~30mm,其中,基于顆粒脫除器的管道內徑為120~150mm。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顆粒脫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顆粒收集裝置(42)的高度為22~28m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顆粒脫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顆粒收集裝置(42)的高度為2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北電力大學,未經華北電力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2943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透明導電薄膜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堆芯吊籃的制造方法以及堆芯吊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