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抗過充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412559.4 | 申請日: | 2016-06-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0799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翔;鄭卓群;鄧國友;劉張波;沈雨躍 | 申請(專利權)人: | 微宏動力系統(湖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0567 | 分類號: | H01M10/0567;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電 二次 電池 方法 | ||
1.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抗過充方法,包括非水電解液,其特征在于:在電池正常工作下,集流體/極耳不發生化學或電化學反應;當電池過充電至電壓4.2V時,集流體/極耳與抗過充化合物發生化學或電化學反應;所述抗過充化合物具有如式1、式2、式3、式4及式5所示的至少一種結構:
式1:MN(CmF2m+1SO2)(CnF2n+1SO2);
式2:MNCxF2x(SO2)2;
式3:L(CyF2y+1SO3)k;
式4:L(CH(SO2CF3)2)k;
式5:L(C(SO2CF3)3)k;
其中,m、n分別為自然數,x為正整數且x≠1,y為正整數,k分別取1~3的整數;M為Li或Na;L選自Li、Na、K、Ag、Cu、Zn、Rb、Cs、Mg或Al;所述非水電解液包括氧化還原對添加劑和/或電聚合添加劑;所述氧化還原對添加劑或電聚合添加劑選自以下至少一種:
其中,R為烴基。
2.如權利要求1所述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抗過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電池正常工作下,集流體/極耳不發生化學或電化學反應;當電池過充電至電壓4.4V時,集流體/極耳與抗過充化合物發生化學或電化學反應。
3.如權利要求1所述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抗過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過充化合物為電解質鹽;所述電解質鹽具有如式1和/或式2所示的結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抗過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質鹽選自以下至少一種:
5.如權利要求3所述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抗過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質鹽的質量為非水電解液質量的0.5wt%~30.0wt%。
6.如權利要求5所述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抗過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質鹽的質量為非水電解液質量的1.0wt%~18.0wt%。
7.如權利要求6所述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抗過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解質鹽的質量為非水電解液質量的2.0wt~10.0wt%。
8.如權利要求1所述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抗過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過充化合物為非水電解液添加劑;所述非水電解液添加劑為CF3SO3Li、CF3SO3Na、CF3SO3K、KN(SO2F)2、KN(SO2CF3)2、AgN(SO2F)2、AgN(SO2CF3)2、LiC(SO2CF3)3、LiCH(SO2CF3)2、C2F5SO3Li及C4F9SO3Li中至少一種。
9.如權利要求8所述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抗過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電解液添加劑的質量為非水電解液質量的0.1wt%~10.0w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微宏動力系統(湖州)有限公司,未經微宏動力系統(湖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1255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