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風空氣凈化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410335.X | 申請日: | 2016-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05009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7-21 |
| 發明(設計)人: | 朱幕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朱幕松 |
| 主分類號: | E06B7/28 | 分類號: | E06B7/28;E06B3/46;B01D46/12;B01D46/00;B01D46/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6008 安徽省阜陽市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風 空氣 凈化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氣凈化器,尤其是一種安裝在推拉窗上的室內外空氣能轉換流通的新風空氣凈化器。
背景技術:
由于我國大部分城市空氣污染,經常造成霧霾天氣,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因此,家用空氣凈化器有很大需求。近年來,在大范圍、高強度和高頻度空氣重污染的天氣情況下,如何在校園的樓宇、教室、操場等學生活動空間保持空氣凈化,已經成了對孩子呼吸健康的一次“搶險救災”。中小學究竟能否統一安裝空氣凈化器,已成為公眾關切的話題。國內各行政部門已聯合多方就此調研一年多,暫無妥善方案保障安裝空氣凈化器后,可能衍生的健康問題。其問題在于:目前,市場上占主導地位的家用空氣凈化器產品及技術,其工作方式大部分是將機器放置在室內,在房間封閉的條件下進行空氣循環、過濾、凈化,不能室內外換氣,在人少房間大的條件下,所用產品能滿足使用,如果在人多房間小的條件下,使用效果不佳,我們在房間內呼吸的空氣實際上是凈化的人體排放的廢氣,而不是室外的新鮮空氣,造成室內缺氧,還容易造成疾病在人群中的交叉感染,中小學如果安裝普通家用空氣凈化器反而會衍生其他健康問題。因此,需要一種新風空氣凈化器解決這一矛盾。
有一種室內外換氣的發明專利,名稱是:“空氣凈化器”,專利號是:200310122274.X,它是由室內機和室外機以及安裝墻壁管道連通組成,需要墻體打洞,既不方便,又增加成本。還有一種能室內外換氣的發明專利,名稱是:“轉換式空氣凈化器”,專利號是:201310257711.2,是一種安裝在推拉式窗戶上的空氣凈化器,它不僅能在房間封閉的條件下進行空氣循環、過濾、凈化,還能將室外的新鮮空氣過濾、凈化后送進室內。但是其缺點在于:在室內空氣循環時,該空氣凈化器的進風口與出風口相隔很近,由于出來的風又回到進風口,造成室內空氣只能小范圍循環,因此,室內空氣凈化的效率不高。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的家用空氣凈化器的缺陷,本發明公開一種新風空氣凈化器,它不僅能將室外的新鮮空氣過濾、凈化后送進室內,還能在房間封閉的條件下大范圍進行空氣循環、過濾、凈化,不僅提高了室內空氣凈化的質量,還提高了室內空氣凈化的效率,又能靈活方便地安裝,而且成本低。
所述新風空氣凈化器的技術方案是由推拉式窗戶、夾裝式機體、彈性隔離板、離心式風機、前濾網室、后濾網室、前組合濾網、后組合濾網、手動風門、控制電路板組成,其結構特點是:所述的推拉式窗戶是現代住宅標準設計的廣泛選用的鋁合金或者塑料窗戶,該推拉窗一般設有外框架,外框架內左后端是左推拉窗,外框架內右前端是右推拉窗,左、右推拉窗由玻璃和玻璃框架組成,所述夾裝式機體的外殼是長方體塑料箱,塑料箱由對稱的左半箱和右半箱連接成整體,左半箱和右半箱的對接端口均設置對接榫頭,所述夾裝式機體左邊上、下端設置上、下固定夾板,所述上、下固定夾板均由前夾板和后夾板組成,前夾板和后夾板之間距離大于所述玻璃框架厚度,前夾板設有螺母孔,螺母孔內安裝緊固螺絲桿,緊固螺絲桿后端裝配壓緊碗;前端裝配旋鈕,所述上、下固定夾板相同,并且在同一個垂直線上,手動上、下旋鈕,將夾裝式機體緊固在右推拉窗右端,所述彈性隔離板設置在左、右彈簧槽內,左彈簧槽位于左半箱內左上端,并且與左半箱注塑為一體,右彈簧槽位于右半箱內右上端,并且與右半箱注塑為一體,左、右彈簧槽內安裝左、右彈簧,左、右彈簧上端安裝彈性隔離板,所述彈性隔離板的寬度與所述夾裝式機體的寬度相等,彈性隔離板的高度小于左、右彈簧槽的深度,左彈簧槽的左、右端設置槽口,右彈簧槽的左、右端設置槽口,各槽口的寬度均等于彈性隔離板的厚度,彈性隔離板安裝在左、右彈簧槽內用手壓下去,松開后能自動彈起,所述夾裝式機體的高度小于推拉窗的高度,夾裝式機體的左邊與右推拉窗右邊靠緊密封,夾裝式機體的右邊與所述外框架內左邊靠緊密封,所述彈性隔離板將夾裝式機體上端空缺部分封閉;所述離心式風機設置P型風機外殼,左半箱內上方設置離心式風機的左外殼,右半箱內上方設置離心式風機的右外殼,左外殼和右外殼的對接端口均設置對接榫頭,左外殼和右外殼對接后構成P型風機外殼,風機外殼后側是葉輪室,風機外殼前側是出風管道,P型風機外殼左右端均與左半箱和右半箱一體注塑成型,P型風機外殼內設置左、右P型端蓋,左、右P型端蓋前側與風機外殼的出風管道吻合,左、右P型端蓋后側與風機外殼的葉輪室吻合,左、右P型端蓋后側均設置進風圓口,左、右進風圓口外圓周均設置4個等分的連接孔,所述離心式風機設置雙葉輪機芯,所述雙葉輪機芯設置電機,電機外殼中間緊配安裝連接圈,連接圈圓周設置4個等分的連接柱,4個連接柱末端均焊接連接桿,4個連接桿互相平行并且與4個連接柱垂直,每個連接柱末端均焊接在連接桿中間,4個連接桿左端緊配安裝在左P型端蓋4個等分的連接孔內,4個連接桿右端緊配安裝在右P型端蓋4個等分的連接孔內,所述電機左右端設置左驅動軸和右驅動軸,左驅動軸安裝左葉輪,右驅動軸安裝右葉輪,所述雙葉輪機芯安裝在P型風機外殼內組成所述離心式風機,左葉輪和左P型端蓋裝在P型風機外殼內左側,右葉輪和右P型端蓋裝在P型風機外殼內右側,所述風機外殼的出風管道由左、右P型端蓋分隔為左出風管道和右出風管道,出風管道中間的部分為上進風室,上進風室與所述左、右進風圓口連通,所述左、右出風管道的前上方設置左、右出風口,在所述彈性隔離板的前端既所述夾裝式機體的上端設置上出風口,所述左、右出風口對準所述上出風口,所述左、右出風口與所述上出風口之間為出風室,所述控制電路板安裝在出風室前端,控制電路板前面左端設置LED指示燈;右端設置電源按鈕開關,電路板后面分別設置電源模塊、控制模塊和繼電器,所述上進風室中部設置負壓傳感器,在夾裝式機體右上端設置穿線孔,電源模塊的電源線從穿線孔引出,上進風室中部下端設置吸風口,所述前濾網室、后濾網室設置在夾裝式機體內的P型風機外殼下端的箱體內,箱體內前側為前濾網室,后側為后濾網室,中間是吸風室,前、后濾網室的大小相同,吸風室內設置口字形前臺邊和口字形后臺邊,前、后臺邊分別注塑在左、右半箱的內壁下中部,所述吸風室與所述吸風口對準,所述夾裝式機體下端前方設置前進風口,所述夾裝式機體下端后方設置后進風口,所述夾裝式機體左下邊設置左燕尾槽;右下邊設置右燕尾槽,所述手動風門設置在左、右燕尾槽內,手動風門的左、右端是與左、右燕尾槽吻合的左、右燕尾榫頭,手動風門的前端設置手柄,手柄上端制有止位臺,手動風門的中部設置空白窗口,位于空白窗口中部的夾裝式機體下端設置止位螺絲釘,手動風門向后推到位,后進風口關閉,前進風口打開,手動風門向前拉到位,前進風口關閉,后進風口打開,所述前濾網室內安裝前組合濾網,前組合濾網的前端設有前置濾網,后端設有HEPA集塵濾網,中間是活性炭濾網,是三種濾網的疊加,所述后濾網室內安裝后組合濾網,后組合濾網的后端同樣設有前置濾網,前端設有HEPA集塵濾網,中間是活性炭濾網,也是三種濾網的疊加,所述前、后組合濾網對稱安裝,前、后各濾網的規格相同,選用技術市場上現有產品,直接和廠商定制,三種濾網的疊加,總的厚度等于各濾網室內的深度,各濾網的高度和寬度一致,并且等于前、后濾網室內的高度和寬度,在前組合濾網的前面四角粘貼4個前海綿方塊墊,在后組合濾網的后面四角粘貼4個后海綿方塊墊,在前、后海綿方塊墊和所述前、后臺邊的限定下,形成嚴密的吸風室和前、后進風室,在所述吸風室內設置上、下連接桿,上連接桿左側是上榫頭桿;右側是上榫母桿,下連接桿左側是下榫頭桿;右側是下榫母桿,上、下榫頭桿左端與所述左半箱左內壁注塑為一體,上、下榫母桿右端與所述右半箱右內壁注塑為一體,所述右半箱右端設置上、下螺絲孔,上、下連接桿左側均設置螺母;右側均設置螺孔,由上、下螺絲釘將左、右半箱緊固為夾裝式機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朱幕松,未經朱幕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1033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