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瓶蓋壓塑模壓機的軸向定位模具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403790.7 | 申請日: | 2016-06-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8187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9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海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市黃巖一精塑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51/34 | 分類號: | B29C51/34;B29L31/56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臺州市黃***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瓶蓋 模壓 軸向 定位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瓶蓋壓塑模壓機的軸向定位模具,屬于塑料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在壓塑瓶蓋機循環(huán)運轉中,擠出機把塑化好、滿足壓制要求的原料通過擠出螺桿傳送到出料口,再通過刮刀把相等重量的原料依次吹到相應的模腔內,然后液壓系統(tǒng)通過液壓閥供油到油缸推動模腔(下模)與模芯(上模)重合進行產(chǎn)品壓制。產(chǎn)品壓制成型后,由壓塑瓶蓋機傳動機構驅動主機部分總成(包含模具總成)旋轉,到達上料出蓋總成的上料盤上,由脫模凸輪作用力在脫模導桿傳遞到脫模套上進行瓶蓋脫模的過程。所述的上模包括脫模套、牙套、上模冷卻頂桿和上模螺桿等,上模螺桿套在牙套上,并有斜面相接觸,對牙套進行縱向定位,防止牙套移位。但是,在實際使用中,牙套與上模螺桿長時間磨合后,會產(chǎn)生軸向間隙,導致牙套移位,瓶蓋產(chǎn)生毛邊。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采用軸向三角定位,錐面配合,有效消除軸向間隙,使壓制的瓶蓋始終合格的一種瓶蓋壓塑模壓機的軸向定位模具。
本發(fā)明一種瓶蓋壓塑模壓機的軸向定位模具的技術方案是:包括壓蓋機模具的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包括脫模套、上模螺桿、牙套和上模冷卻頂桿,牙套上設置軸向導桿,上模螺桿套設在軸向導桿外,上模螺桿的下端面與牙套的上端面斜切接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牙套上端面以軸向導桿為中心,設置至少三個定位槽,在上模螺桿的下端面設置對應的定位塊,定位塊與定位槽相配合。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瓶蓋壓塑模壓機的軸向定位模具,主要特點是在牙套的上端面設置至少三個以軸向導桿為中心的定位槽,在上模螺桿的下端面設置對應的定位塊,各定位塊7插入各定位槽中,達到軸向定位的作用,在模具高速開合運行中,能做到上下準確合模,不讓牙套自由旋轉,合模后不會產(chǎn)生橫向擺動,消除軸向間隙,在模具長時間使用后,導向間隙變大不會作用在產(chǎn)品(瓶蓋)上,使壓制的產(chǎn)品始終合格,不產(chǎn)生毛邊、厚薄均勻、大小一樣。
本發(fā)明的一種瓶蓋壓塑模壓機的軸向定位模具,所述的定位槽與定位塊呈錐面相配合,錐面配合更緊密,更好地消除軸向間隙。所述的定位槽可以為3—9個,定位塊的個數(shù)與定位槽相對應。所述的定位槽最佳為6個,定位塊的個數(shù)也為6個,達到全方位定位。所述的軸向導桿上部的外壁面設置限位槽,有了限位槽,與上模螺桿裝配時可限位,裝配精度高,限位軸向導桿的上下位置。所述的軸向導桿與上模螺桿之間通過定位銷相定位,定位可靠,限制了開模后牙套上下及軸向位置的活動范圍,模具使用壽命更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軸向定位模具裝配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的牙套與上模螺桿配合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牙套主視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牙套俯視圖;
圖5是本發(fā)明的上模螺桿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瓶蓋壓塑模壓機的軸向定位模具,如圖1—圖5所示,包括壓蓋機模具的上模01和下模02,所述的上模01包括脫模套1、上模螺桿2、牙套3和上模冷卻頂桿4,牙套3上設置軸向導桿5,上模螺桿2套設在軸向導桿5外,上模螺桿2的下端面與牙套3的上端面斜切接觸,所述的牙套3上端面以軸向導桿5為中心,設置至少三個定位槽6,在上模螺桿2的下端面設置對應的定位塊7,定位塊7與定位槽6相配合。本方案的主要特點是在牙套3的上端面設置至少三個以軸向導桿5為中心的定位槽6,在上模螺桿2的下端面設置對應的定位塊7,各定位塊7插入各定位槽6中,達到軸向定位的作用,在模具高速開合運行中,能做到上下準確合模,不讓牙套3自由旋轉,合模后不會產(chǎn)生橫向擺動,消除軸向間隙,在模具長時間使用后,導向間隙變大不會作用在產(chǎn)品(瓶蓋)上,使壓制的產(chǎn)品始終合格,不產(chǎn)生毛邊、厚薄均勻、大小一樣。所述的定位槽6與定位塊7呈錐面8相配合,錐面配合更緊密,更好地消除軸向間隙。所述的定位槽6可以為3—9個,定位塊7的個數(shù)與定位槽6相對應。所述的定位槽6最佳為6個,定位塊7的個數(shù)也為6個,達到全方位定位。所述的軸向導桿5上部的外壁面設置限位槽9,有了限位槽,與上模螺桿裝配時可限位,裝配精度高,限位軸向導桿的上下位置。所述的軸向導桿5與上模螺桿2之間通過定位銷10相定位,定位可靠,限制了開模后牙套上下及軸向位置的活動范圍,模具使用壽命更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市黃巖一精塑模有限公司,未經(jīng)臺州市黃巖一精塑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40379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使硅膠與熱塑性樹脂融合的方法
- 下一篇:書桌及置物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