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薯類貯藏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399995.2 | 申請日: | 2016-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93417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9 |
| 發(fā)明(設計)人: | 謝江;宣樸;田世龍;李守強;梁強;姚英政;徐杰;董玲;謝開云;李文娟;宋飛鴻;莫建超;葛中衛(wèi);羅李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F25/00 | 分類號: | A01F25/00;A01F25/14;A01F25/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51100 | 代理人: | 江曉萍 |
| 地址: | 610066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薯類 貯藏 方法 | ||
1.薯類貯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原料的采收:薯塊經(jīng)過一定的生長期,達到充分成熟以后,選擇晴天收獲,甘薯收獲期的平均氣溫不低于10℃,馬鈴薯收獲期的平均氣溫不低于0℃,貯藏應選擇沒有傷的薯塊;
2)預貯:將鮮薯在陰涼通風處攤晾預處理2-3天;
3)選薯 :剔除傷薯、爛薯;
4)包裝與堆碼:薯塊采用網(wǎng)袋或塑料箱包裝,放于堆碼墩之上;
5)入庫貯藏:在通風保溫貯藏庫或多功能貯藏保鮮庫中貯藏;
在通風保溫貯藏庫中貯藏:
溫度5—15℃、在貯藏中通過自動溫差通風、自動控濕通風和自動定時強制通風三種不同的通風換氣模式、降低溫度和濕度,將濕度控制在80~95%;
在多功能貯藏保鮮庫中貯藏:
先進行升溫處理:溫度升到35—40℃,然后降低溫度到10—15℃,進入恒溫貯藏;或入庫后先在1—2天內(nèi)將庫溫緩慢降溫到1—8℃,再在此溫度范圍內(nèi)進行恒溫貯藏;
濕度精準控制在80—95%;同時進行臭氧和二氧化氯空氣消毒、臭氧濃度為5—60ppm;
在貯藏期間進行良好的通風換氣,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400ppm以下;
6)出庫;
上述方法中預貯后進行消毒,分別采用不同濃度二氧化氯消毒液依次進行空庫噴灑、鮮薯浸泡和在庫熏蒸消毒;空庫噴灑是將二氧化氯有效含量為40%的食品級二氧化氯消毒劑與清水按照1:1000-2500的重量比配制,在入庫前1-3天對貯藏庫四壁和地面進行噴灑消毒;鮮薯浸泡是將二氧化氯有效含量為40%的食品級二氧化氯消毒劑與清水按照1:3000-4500的重量比配制及對貯藏的鮮薯進行浸泡消毒;在庫熏蒸消毒是在貯藏期間,將二氧化氯有效含量為40%的食品級二氧化氯消毒劑與清水按照1:50-120的重量比配制及進行2-3次熏蒸消毒。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薯類貯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功能貯藏保鮮庫貯藏的薯塊、出庫前要將庫溫在2—3天緩慢回升到20℃時才出庫。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薯類貯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功能貯藏保鮮庫包括倉庫、位于倉庫內(nèi)的溫度控制系統(tǒng)、濕度監(jiān)測與控制系統(tǒng)、氣體成分控制系統(tǒng),溫度控制系統(tǒng)中有溫度顯示與控制器、熱風機顯示與控制器、通過傳輸線與溫度顯示與控制器連接的位于倉庫內(nèi)的溫度探頭、受溫度顯示與控制器控制的壓縮機、位于倉庫內(nèi)的冷風機、受熱風機顯示與控制器控制的熱風機,濕度監(jiān)測與控制系統(tǒng)中有濕度顯示與控制器、濕簾加濕器,濕簾加濕器中有位于倉庫內(nèi)的通過傳輸線與濕度顯示與控制器連接的濕度測定探頭、位于倉庫外的帶有循環(huán)水泵的進水口和回水口的水箱、位于倉庫內(nèi)的濕簾、裝于濕簾前面的加濕風機、一端與水箱中的循環(huán)水泵連接而另一端穿過倉庫壁與濕簾連接的進水管、一端與水箱中的回水口連接而另一端穿過倉庫壁與濕簾連接的回水管,氣體成分控制系統(tǒng)中有帶一端伸入倉庫內(nèi)的檢測氣管的氣體分析儀、通風換氣裝置、消毒裝置,通風換氣裝置中有裝在倉庫壁上的壓力平衡閥、與壓力平衡閥串連的電動風閥、裝在倉庫壁上的引風機、位于倉庫外的通過轉換開關分別與引風機和電動風閥連接的定時器,消毒裝置中有臭氧測控顯示器、裝在倉庫內(nèi)壁上的通過傳輸線與臭氧測控顯示器連接的臭氧測定探頭、臭氧發(fā)生器。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薯類貯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倉庫內(nèi)有堆碼墩、一端與引風機出口連通而另一端伸入堆碼墩底部的引風管,引風管上有若干排風孔。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薯類貯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倉庫內(nèi)設置有校正濕度測定探頭反映的濕度值與倉庫內(nèi)實際濕度值的誤差的DHM2A型通風干濕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研究所,未經(jīng)四川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9999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