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潰結灌腸顆粒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98234.5 | 申請日: | 2016-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856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19 |
| 發明(設計)人: | 夏崇才;楊炳火;周芙瓊;劉崢;王雅蕊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市中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 | 分類號: | A61K36/898;A61K9/16;A61P1/00;A61P1/04;A61K31/045;A61K33/06;A61K33/30;A61K35/02;A61K35/22;A61K35/413;A61K35/6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濤 |
| 地址: | 210001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灌腸 顆粒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潰結灌腸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es,UC)是一個發生于結腸的慢性、反復發作的炎性腸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認為是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環境、遺傳、感染和免疫因素。病變主要限于大腸粘膜和粘膜下層。臨床主要表現為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等。目前的西醫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常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劑,以及廣譜抗生素、維生素等,但由于僅是對癥處理,加上藥物的副作用,病人長期反復發作,極易出現腸穿孔、大出血以及腸癌等嚴重并發癥,危及生命。國外文獻報道,該病的病程越長,癌變率越高。因此,目前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現代難治病之一。
現有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通常為灌腸液,存在包裝保存運輸以及藥液濃度單一等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潰結灌腸液的臨床應用,如:
1)液體制劑難以長時間保存,極易發生污染變質;
2)藥液濃度無法根據病情輕重,選擇適宜的濃度對癥治療;灌腸藥液用量
大,易刺激腸壁,導致在腸道內保留時間較短,影響療效;
3)液體包裝量大質重,不利于攜帶和郵寄,給患者的治療帶來很大的不便。
臨床迫切需要可攜帶方便及生物利用度好的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藥物,以滿足病人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具有多成分、多途徑、多靶點的作用特點,達到標本兼治的療效,安全、副作用少的用于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潰結灌腸顆粒。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潰結灌腸顆粒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
一種潰結灌腸顆粒,其特征在于該潰結灌腸顆粒是通過以下方法制備得到的:
取銀花100-140重量份,地榆100-140重量份,白芨25-55重量份,珠黃散10-35重量份,其中,珠黃散含人工牛黃,珍珠粉,海螵蛸,煅龍骨,鍛爐甘石,血竭,青黛,人中白,煅石膏和冰片,重量比為:0.05-0.25:0.05-0.2:1.5-3.5:2-6:1-4:0.5-2.0:1-3:1-3:1-5:1-5。
按照以下方法制備得到:
(1)取白芨粗末加水浸泡20-40分鐘,煎煮1-3次,每次沸后保持20-40分鐘,第一次加水量為白芨的6-8倍量,第二次為白芨的4-6倍量;合并煎液,濾過,濃縮,干燥,粉碎,過篩,得白芨粉;
(2)銀花、地榆加水浸泡20-40分鐘,煎煮1-3次,第一次加8-12倍量水,第二次加6-10倍量水每次煎煮30-50分鐘;合并煎液,濾過,濃縮成銀花、地榆浸膏;
(3)將銀花、地榆浸膏、白芨粉和珠黃散混合,加入總藥材3倍重量的糊精,攪拌均勻以75%乙醇制成顆粒,干燥,整粒,即得。
步驟(1)中白芨粗末加水浸泡20-40分鐘,第一次加水量為加藥材總重6-8倍量水,第二次加水量為加藥材總重4-6倍量水,煎煮1-3次,每次沸后保持20-40分鐘。
步驟(2)中銀花、地榆加水浸泡20-40分鐘,煎煮1-3次,第一次加8-12倍量水,第二次加6-10倍量水,每次煎煮30-50分鐘。
上述潰結灌腸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取銀花100-140重量份,地榆100-140重量份,白芨25-55重量份,珠黃散10-35重量份,其中,珠黃散含人工牛黃,珍珠粉,海螵蛸,煅龍骨,鍛爐甘石,血竭,青黛,人中白,煅石膏和冰片,重量比為:0.05-0.25:0.05-0.2:1.5-3.5:2-6:1-4:0.5-2.0:1-3:1-3:1-5:1-5。
按照以下方法制備得到:
(1)取白芨粗末加水浸泡20-40分鐘,煎煮1-3次,每次沸后保持20-40分鐘,第一次加水量為白芨的6-8倍量,第二次為白芨的4-6倍量;合并煎液,濾過,濃縮,干燥,粉碎,過篩,得白芨粉;
(2)銀花、地榆加水浸泡20-40分鐘,煎煮1-3次,第一次加8-12倍量水,第二次加6-10倍量水每次煎煮30-50分鐘;合并煎液,濾過,濃縮成銀花、地榆浸膏;
(3)將銀花、地榆浸膏、白芨粉和珠黃散混合,加入總藥材3倍重量的糊精,攪拌均勻以75%乙醇制成顆粒,干燥,整粒,即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市中醫院,未經南京市中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9823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隨身攜帶的中藥包
- 下一篇:治療尿毒癥的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