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善Thermo-Span合金缺口敏感性的熱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94827.4 | 申請日: | 2016-06-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546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31 |
| 發明(設計)人: | 于連旭;孫文儒;張周博;張偉紅;劉芳;祁峰;信昕;賈丹;廉心桐;鄭丹丹;郭守仁;胡壯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21D1/00 | 分類號: | C21D1/00;C21D1/78 |
| 代理公司: | 沈陽優普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張志偉 |
| 地址: | 11001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善 thermo span 合金 缺口 敏感性 熱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高溫合金材料的熱處理領域,具體為一種改善Thermo?Span合金缺口敏感性的熱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固溶處理:在1085~1105℃固溶1h,空冷;(2)中間時效處理:在800~900℃保溫1~4h,空冷;(3)時效強化處理:在721℃保溫8h,按照55℃/h爐冷到621℃后,保溫8h,空冷。本發明通過簡單中間時效處理可消除Thermo?Span合金的缺口敏感性,從而增加其制造零件的可靠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溫合金材料的熱處理領域,具體為一種改善Thermo-Span合金缺口敏感性的熱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美國牌號Thermo-Span合金是一種抗氧化低膨脹高溫合金,按重量百分比計,其化學成分如下:C≤0.05,Si 0.2~0.3,Mn≤0.5,P≤0.015,S≤0.015,Cr 5.0~6.0,Ni 23.5~25.5,Co 28~30,Ti 0.7~1.0,Nb 4.5~5.2,Al 0.3~0.6,Cu≤0.5,B≤0.01,Fe余量。該合金可在700℃以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主要用于制備航空發動機中的間隙控制零件。低膨脹高溫合金的主要問題是由于Cr含量低,高溫晶界氧化引起脆化,導致缺口敏感性。由于實際零件的形狀復雜,一旦材料存在缺口敏感性,其制造的零件容易發生快速斷裂。
Thermo-Span合金的標準熱處理制度包括固溶處理和時效強化處理。固溶處理的目的在于完成靜態再結晶、回溶熱加工過程中析出的過量Laves相和γ′相顆粒。時效強化處理的目的在于控制γ′相的尺寸和數量。但是在工藝控制不當時,該合金也會出現缺口敏感性,說明熱處理工藝還有改進的余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善Thermo-Span合金缺口敏感性的熱處理方法,增加其制備零件的應用可靠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改善Thermo-Span合金缺口敏感性的熱處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固溶處理:在1085~1105℃固溶1h,空冷;
(2)中間時效處理:在800~900℃保溫1~4h,空冷;
(3)時效強化處理:在721℃保溫8h,按照55℃/h爐冷到621℃后,保溫8h,空冷。
所述的改善Thermo-Span合金缺口敏感性的熱處理方法,優選的,中間時效處理處理條件為在825~875℃保溫2~4h。
本發明的設計思想如下:
低膨脹高溫合金的缺口敏感性與晶界脆化有關,Thermo-Span合金的高溫固溶處理回溶了細小晶界強化Laves相。在進行后期時效強化處理時,晶內會析出大量γ′相,雖然使合金晶內強度明顯提高,但此狀態后合金的晶界Laves相析出很少,無法實現有效的晶界強化。如果在時效強化處理前,增加中間時效,使晶界析出Laves相,而晶內不析出γ′相,在不影響合金晶內強度的基礎上,實現有效強化晶界,或許可以改善合金的缺口敏感性,增加其制備零件的應用可靠性。本發明在固溶處理后增加中間時效處理,在800~900℃保溫時間在1~4h,再進行時效強化處理,經這樣的處理后,Thermo-Span缺口敏感性消除。中間時效處理的最佳溫度為825~875℃,保溫2~4h;低于825℃時,處理時間長容易影響在時效強化處理時合金的γ′相析出狀態;過高的處理溫度,會加快熱處理設備損耗,沒有必要。
本發明的優點及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通過簡單中間時效處理可消除Thermo-Span合金的缺口敏感性,從而增加其制造零件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對比例1的組織;
圖2為實施例1的組織;
圖3為實施例2的組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948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