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切割調整裝置和刀具固定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90018.6 | 申請日: | 2016-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5782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昇陽;楊仕帆;張繼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昌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D7/26 | 分類號: | B26D7/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智云 |
| 地址: | 中國臺灣高雄市楠梓區***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切割 調整 裝置 刀具 固定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切割調整裝置和刀具固定結構,該切割調整裝置包括調整模塊和切割刀。調整模塊包括基座、刀具固定座與角度調整機構。刀具固定座樞接于基座一側,刀具固定座相對于基座的第一限位件設置第二限位件;角度調整機構具有推動件與角度定位件,分別設置于基座與刀具固定座,并通過推動件抵頂角度定位件來控制基座與刀具固定座之間的傾角。切割刀包括連接部、切割刀部與頂靠部。連接部可拆卸地設于刀具固定座。切割刀部對應設于連接部的前端處;頂靠部對應設于切割刀部的底部的前端處,頂靠部為于切割動作中與待切割物呈水平的平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切割調整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應用于切割軟性材質(如薄膜等),并具有可優化軟性材邊緣切割過程的刀具的切割調整裝置和刀具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人們研發出各式各樣的科技產品,如臺式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智能型手機、平板計算機等。由于這些移動設備被大量需求,也帶動有越來越多工廠投入于這些高科技產品的生產與制造;然而,這些電子產品的面板尺寸有大有小,常常需要應用到大量的裁切手段。其中,對于平板的切割方式,現有應用于裁切裝置的手段,大多需要依靠人工方式進行,切割的角度及方向都需要以手持續去作控制,但是,當手部晃動時,則很容易造成薄膜偏移,而且人并非可如同機械一樣精密可以持續控制的絲毫不差,尤其是于不斷的剪切加工過程中,會持續增加手部的負擔,而導致剪切效率與準確度的降低,致使薄膜加工的技術常常會因為一個不小心或不注意而使得整片薄膜毀壞的事情發生。
此外,現有技術中,會先利用切割薄膜的刀具進行切割,先使面板上的薄膜分離,并于該薄膜上產生一道切線,再依據薄膜上的這條切線來切割底下的面板。然而,由于切割面板的刀具于刀身的部分較厚,若是直接利用切割薄膜時,該薄膜上的切線直接進行切割,會導致切割面板的刀具因為刀身較厚的關系,進而于切割該切線時,破壞擠壓到該切線兩旁的薄膜,所以通常需要將該面板進行翻面后,再對準另一側面的該切線的方式進行切割,于切割薄膜面板時相當的麻煩,手續繁復,增加制作時所需耗費的時間,并且,利用另一側面對準該切線的方式進行切割,其準確度上較容易造成誤差。
綜觀上述,本發明的發明人思索并設計一種切割調整裝置和刀具固定結構,以期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加以改善,進而增進產業上的實施利用。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點,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切割調整裝置和刀具固定結構,以期克服現有技術的難點。
本發明提供一種切割調整裝置,包括:
調整模塊,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側設置有至少一第一限位件與第三限位件;活動調整座,位于所述基座的另一側,所述活動調整座對應于所述基座的一側設有至少一第四限位件;其中,當所述基座傾斜運動時,所述第三限位件的移動范圍受到所述至少一第四限位件的限制;刀具固定座,樞接于所述基座的一側,所述刀具固定座對應于所述第一限位件設置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移動范圍受到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限制;以及角度調整機構,設置于所述刀具固定座與所述基座的同一側,所述角度調整機構具有推動件與角度定位件,所述推動件設置于所述基座,所述角度定位件設置于所述刀具固定座,通過所述推動件抵頂所述角度定位件來控制所述基座與所述刀具固定座之間的傾角;以及
切割刀,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刀具固定座,所述切割刀包括:連接部,可拆卸地設于所述刀具固定座;切割刀部,對應設于所述連接部的前端處,所述切割刀部具有底部,并且所述切割刀部上設有至少一切刃部;以及頂靠部,對應設于所述切割刀部的底部的前端處,所述頂靠部為于切割動作中與待切割物呈水平的平面。
優選地,所述第一限位件與所述第四限位件為柱體,所述第二限位件與所述第三限位件為滑槽。
優選地,所述活動調整座對應于所述基座的一側具有至少一固定件,并且所述基座的一側還設有至少一固定孔,所述至少一固定件以可轉動方式設于所述至少一固定孔中。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切割調整裝置,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昌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昌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9001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用多功能充電杯(FA?1)
- 下一篇:UFO觸摸式可視化充電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