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觸頭、觸指去毛刺的裝置及其去觸頭、觸指毛刺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0389045.1 | 申請日: | 2016-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5563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言;吳學亮;李淑娟;楊明順;袁啟龍;蒲尊嚴;李楠;張成興;巴黎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D67/06 | 分類號: | B23D67/06;B23D7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61214 | 代理人: | 羅笛 |
| 地址: | 710048***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觸指去 毛刺 裝置 及其 去觸頭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毛刺去除技術領域,涉及觸頭、觸指去毛刺的裝置,還涉及采用該觸頭、觸指去毛刺的裝置進行觸頭去毛刺的方法,還涉及采用該觸頭、觸指去毛刺的裝置進行觸指去毛刺的方法。
背景技術
觸頭、觸指在機械加工之后產生大量毛刺,嚴重影響其功用,主要體現(xiàn)在:電力環(huán)境對毛刺十分敏感,毛刺的存在容易引發(fā)尖端放電現(xiàn)象,嚴重加劇觸頭、觸指被電弧燒蝕,不僅大大縮短觸頭、觸指的使用壽命,而且此過程產生的金屬蒸氣和粉末,充斥在滅弧室或空氣中,大大降低介質絕緣強度,影響斷路器的遮斷能力,造成不可估量的安全隱患,所以必須采取有效方法將觸頭、觸指的毛刺盡可能去除干凈。
由于種種原因,目前企業(yè)采用人工去除的方法對該高壓觸頭、觸指毛刺進行手動去除,去除過程完全依靠工人用手將觸頭、觸指按壓在工作臺上手工進行毛刺去除作業(yè),沒有自動化設備對觸頭、觸指的毛刺進行自動去除,導致毛刺去除效率低,去除質量差,生產成本高。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了觸頭、觸指去毛刺的裝置,該裝置能對觸頭、觸指進行夾持固定,并對觸頭、觸指毛刺進行自動去除。
本發(fā)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了觸頭去毛刺的方法,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觸頭毛刺去除一致性差、去除不徹底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了觸指去毛刺的方法,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觸指毛刺去除一致性差、去除不徹底的問題。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第一技術方案是,觸頭、觸指去毛刺的裝置,包括機器人和工作臺,
機器人通過通信線纜依次與機器人控制柜和手持式機器人控制器連接,機器人的末端軸上連接有轉子安裝架,轉子安裝架上連接有雙頭電動轉子,雙頭電動轉子的兩端分別連接有鋼絲刷和旋轉銼,
工作臺上連接有光電傳感器安裝架,光電傳感器安裝架上連接有光電傳感器,工作臺上設置有旋轉分度頭,旋轉分度頭上連接有卡盤,卡盤上連接有觸指專用夾具和觸頭墊塊,觸指專用夾具和觸頭墊塊均位于雙頭電動轉子的下方;
觸指專用夾具包括觸指托盤,觸指托盤上連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觸指壓板,觸指托盤的側面設置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細槽,細槽和觸指壓板的數量相對且位置相同。
本發(fā)明的特點還在于,
機器人為六軸機器人,卡盤為自定心卡盤,旋轉銼為硬質合金旋轉銼。
觸指壓板靠近觸指托盤的邊緣端均設置有兩個凹槽A,兩個凹槽A內相對設置有一對夾緊機構,觸指壓板上均設置有與觸指相配合的梯形的凹槽B,觸指托盤上亦設置有與觸指相配合的梯形的凹槽C,凹槽B的一部分和凹槽C的一部分位置相對,凹槽C的一端內設置有彈簧B,彈簧B位于兩個凹槽A之間,彈簧B上設置有觸指頂扣和彈簧擋板,彈簧擋板與觸指托盤連接,凹槽C的另一端設置有梯形彈簧,梯形彈簧設置在觸指托盤和觸指壓板的連接處。
夾緊機構包括觸指卡扣A和觸指卡扣B,觸指卡扣A位于一個凹槽A內,觸指卡扣A通過卡扣銷釘A與觸指托盤連接,觸指卡扣A上設置有彈簧A,觸指卡扣B位于另一個凹槽A內,觸指卡扣B通過卡扣銷釘B與觸指托盤連接,觸指卡扣B上設置有彈簧C,觸指卡扣A與觸指卡扣B相對。
凹槽B的底部設置有矩形的凹槽D,凹槽C的底部設置有矩形的凹槽E,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觸指壓板繞觸指托盤的中心均勻設置。
本發(fā)明所采用的第二技術方案是,觸頭去毛刺的方法,采用觸頭、觸指去毛刺的裝置,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根據觸頭的CAD模型參數,編輯對應的機器人的能實現(xiàn)對觸頭一個槽的兩條棱邊進行倒角去毛刺的程序,編輯對應的機器人的能實現(xiàn)對觸頭的剩余毛刺進行去除,以及對觸頭的表面進行光整的程序,檢測槽的數量,確定旋轉分度頭的分度角度;
步驟2、在卡盤上拆除觸指專用夾具,將帶毛刺的觸頭15放置在觸頭墊塊上,利用卡盤把帶毛刺的觸頭15夾緊;
步驟3、啟動機器人和雙頭電動轉子,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自動調用能實現(xiàn)對觸頭一個槽的兩條棱邊進行倒角去毛刺的程序,控制機器人帶動雙頭電動轉子上的旋轉銼對觸頭一個槽的兩條棱邊進行倒角,從而對槽的兩條棱邊上的毛刺進行粗去除,旋轉分度頭旋轉一個分度角度,重復步驟3中倒角去毛刺程序,開始對下一個槽進行倒角去毛刺,直到觸頭的所有槽的棱邊完成倒角去毛刺;
步驟4、機器人帶動轉子安裝架旋轉180度,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自動調用步驟1中能實現(xiàn)對觸頭的剩余毛刺進行去除、以及對觸頭的表面進行光整的程序,控制機器人帶動雙頭電動轉子上的鋼絲刷去除觸頭的剩余毛刺、并對觸頭的表面進行光整,待觸頭上所有槽和齒都完成剩余毛刺去除以及表面光整后,雙頭電動轉子停止轉動,隨后機器人后退,將觸頭從卡盤取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理工大學,未經西安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8904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