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溫氣冷堆換熱單元內筒組件外精車在線量具及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87594.5 | 申請日: | 2016-06-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5599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2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大偉;陸秀成;張巨平;王春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瑞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17/20 | 分類號: | B23Q17/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31254 | 代理人: | 唐博 |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溫 氣冷 堆換熱 單元 組件 外精車 在線 量具 測量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外圓測量技術,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高溫氣冷堆換熱單元內筒組件外精車在線量具及測量方法。
背景技術
高溫氣冷堆屬于第四代核反應堆技術,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華能石島灣核電站反應堆是十六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之一,是世界上第一座具有第四代核能系統安全特性的核電機組。該工程于2012年底開工建設,計劃于2017年底投產發電。換熱單元是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內筒組件是換熱單元的關鍵零部件,其主要外形尺寸為外徑粗糙度Ra≤3.2,長度8815mm,內筒組件由材料6625制成,該材料價格比較昂貴。在外徑的精車加工過程中,在8815mm的長度加工過程中需要隨時監控尺寸,否則一旦超差,將造成巨大的損失。
而現在常用的測量尺寸常規的量具和測量方法均要求退刀、停車后才能進行測量。且材料6625屬鎳基高溫合金,鎳基高溫合金具有硬質點多、導熱性極差的特點,切削力大、切削溫度高、加工硬化傾向大的特點,屬于典型的難加工材料,非常難以進行車削加工,一旦退刀、停車,將破壞原來形成的穩定加工狀態,再重新開車、進刀必須較穩定切削時更大的橫向力才能將車刀刀刃切入材料,對材料形成有效的剪切和滑移。從進刀至形成穩定的切削狀態,需要一個過程,將不可避免地在兩次車削的銜接處留下接刀痕,影響形狀、尺寸精度,甚至產生類似刀具磨鈍時的強行磨擦,嚴重影響表面粗糙度和刀具耐用度,且頻繁停車,大大影響加工效率。如采用非接觸式的測量方式,由于被測量表面反光、車削所采用的特殊切削液的影響、超長工件旋轉時產生的振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效果并不好,且這種測量設備價格昂貴,對使用者要求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高溫氣冷堆換熱單元內筒組件外精車在線量具及測量方法,實現在不用停車床的情況下,在線就能夠測量加工工件的外圓尺寸。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一種高溫氣冷堆換熱單元內筒組件外精車在線量具,包括支架、一對上滾輪、一對側滾輪和測量機構,支架呈C字形且開口朝下設置,一對上滾輪通過一滾輪軸分別連接于支架上端的兩側面,一對側滾輪通過另一滾輪軸分別連接于支架一端的兩側面,測量機構設于支架的另一端,測量機構包括撥桿、測量頭和百分表,撥桿呈縱向設置,其上端通過撥桿軸連接于支架上,使得撥桿能夠繞撥桿軸擺動,撥桿的下端設有一通孔,測量頭的一端穿設過通孔與支架設于支架的外側,并連接于百分表,測量頭的另一端設于支架的內側,通過撥動撥桿,撥桿繞撥桿軸旋轉,帶動測量頭向百分表方向作內縮回,使得測量頭不與組件相碰。
所述上滾輪與組件的切點至所述側滾輪的中心距離為組件半徑,所述側滾輪與組件的切點至所述上滾輪的中心距離為組件半徑,所述測量頭的軸線延長后通過側滾輪的中心。
所述撥桿上還設有一把手部位,把手部位呈向支架外側凸起的圓弧狀。
所述支架設有測量機構一端上設有一開口,能夠便于操作者抓握支架,以及操作測量機構。
所述支架的截面為T字形。
另一方面,一種高溫氣冷堆換熱單元內筒組件外精車在線量具的測量方法,具有以下步驟:
S1.在進行測量前,先在側滾輪和測量頭之間用標準量棒進行校準;
S2.操作人員再用手指撥動撥桿,使撥桿下端向支架外側擺動,并帶動測量頭和百分表縮回,處于工作預備狀態;
S3.測量時,機床不需要處于停車狀態,工件連續旋轉,將量具套于工件外圓上,先使量具上的上滾輪和側滾輪與工件外圓相切;
S4.再用手指撥動撥桿,使撥桿下端向支架內側擺動,并帶動測量頭和百分表前進,使測量頭與工件外圓相切,然后在百分表上讀出工件的外 徑尺寸。
本發明具有以下幾點有益效果:
1.本發明相對于各種非接觸式測量方法結構簡單,對操作者要求低,系統誤差小;
2.本發明支架的截面所采用T形結構,這既保證了支架的強度和剛度,又減輕了支架的重量,操作起來更便捷;
3.本發明所采用的不停車測量方法,能夠保證刀具穩定的切削狀態不被破壞,提高了刀具的使用壽命,也提高加工表面的質量和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后視圖;
圖3是本發明工作狀態的示意圖;
圖4是圖3中a部的放大圖;
圖5是本發明測量時工作原理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瑞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瑞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8759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