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低壓熔模精密鑄造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85633.8 | 申請日: | 2016-06-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4525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04 |
| 發明(設計)人: | 眭懷明;劉永長;肖亮;陳勇;管思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峰明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8/04 | 分類號: | B22D18/04;B22C9/04;B22C21/06;B22C3/00;B22C1/02;B22C9/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國 |
| 地址: | 225117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低壓 精密 鑄造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鑄造工藝,特別涉及一種低壓熔模精密鑄造工藝,屬于金屬鑄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熔模鑄造又稱失蠟鑄造,失蠟鑄造的生產過程是在蠟模表面涂上數層耐火材料,待其硬化干燥后,將其中的蠟模熔去而制成型殼,再經過焙燒定型,然后進行澆注,冷卻后獲得鑄件。由于獲得的鑄件具有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故又稱熔模精密鑄造。
低壓鑄造是使液態金屬在壓力作用下充填型腔,以形成鑄件的一種方法。低壓鑄造的工藝過程如下:在密閉的保溫爐中通入干燥的壓縮空氣,保溫爐內的金屬液在氣體壓力下沿升液管上升,通過澆口進入型腔,保持保溫爐內氣體的壓力直至型腔內的金屬液完全凝固形成鑄件。然后解除保溫爐內壓力,使升液管中未凝固的金屬液流回保溫爐,再解除鑄型頂部壓緊裝置壓力,取出鑄件。
熔模精密鑄造型殼一般情況下是在重力狀態下人工澆注,但是對于結構復雜、壁厚懸殊較大的鑄件在重力狀態下澆注所獲得的產品往往內部缺陷較多,力學性能不達標,而解決這一問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將熔模精鑄型殼置于低壓鑄造設備上在低壓情況下澆注。因為低壓鑄造時金屬液充型平穩,可減少氧化夾渣等缺陷,鑄件在壓力下凝固,所以組織致密力學性能高。
采用低壓鑄造的方法鑄造精鑄型殼時,首先要解決型殼與低壓鑄造機之間的接口問題,目前實現這一工藝主要有以下兩種方式:
1、制作專用工裝,將工裝直接壓在型殼上,以機械的方式進行緊固。此方法局限性較大,對于不同的鑄件需要制作不同的工裝,需要耗費大量的成本;工裝與型殼之間的緊固力不好掌握,緊固力太小會引起型殼漏液,造成鑄件報廢乃至對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及設備安全造成傷害,緊固力太大則會損壞型殼。
2、用樹脂砂造型,將型殼置于砂箱然后用樹脂砂將型殼完全包覆,然后將造好的砂箱置于低壓澆注機工作平臺進行澆注,此方法類似砂型的低壓鑄造,相對于制作工裝的方法安全性要好很多。但是該方法存在如下缺點:⑴一般情況下熔模精鑄的型殼是在型殼本身有較高溫度的狀態下澆注,這樣就可以保證薄壁型殼的充型。而如果采用樹脂砂將型殼包覆進行低壓澆注,型殼就必須是室溫情況才能進行,這樣一來,熔模精鑄可以成型薄壁件的優勢就被抹殺。⑵該工藝需要消耗大量的樹脂砂,樹脂砂價格較為昂貴,增加了生產成本。⑶樹脂砂固化需要較長的時間,影響生產效率。⑷合金液經過樹脂砂時會將樹脂加熱,產生大量氣體,氣體進入型腔后會有一部分來不及排出而進入鑄件,導致在鑄件中形成氣孔缺陷。⑸澆口附近樹脂砂經過長時間的烘烤容易使樹脂消耗殆盡從而導致型砂潰散,潰散后的型砂會經過升液管進入低壓鑄造保溫爐,再次澆注時爐內型砂會進入在其后澆注的鑄件內部,在鑄件內產生砂眼等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低壓熔模精密鑄造工藝,可在高溫下對薄壁產品進行成型,無需采用樹脂砂,減少氣孔、砂眼等缺陷,生產成本低,生產效率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峰明金屬制品有限公司,未經揚州峰明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8563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