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萃取組合物、萃取體系、萃取方法及反萃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83018.3 | 申請日: | 2016-06-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4711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袁承業;李晉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22B26/12 | 分類號: | C22B26/12;C22B3/4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興律師事務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王衛彬 |
| 地址: | 20003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萃取 組合 體系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萃取組合物、萃取體系、萃取方法及反萃取方法。本發明的萃取組合物包含:萃取劑和中性磷氧類化合物;所述萃取劑包括N,N?二(2?乙基己基)乙酰胺和N,N?二(2?乙基己基)?2?甲基丙酰胺。本發明的萃取組合物自身酸堿穩定性好,水相溶解度小,密度、粘度較小,無需復雜的萃取操作、對設備腐蝕性小,且適用于工業化運作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萃取組合物、萃取體系、萃取方法及反萃取方法。
背景技術
鋰不僅在國防工業中有著重要應用,它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彰顯,特別是在能源領域:6Li和7Li分別是未來核聚變反應堆的燃料和核裂變反應所用重要材料;它作為電池材料的需求也日益增長。因此,鋰有“21世紀的能源金屬”之稱。國內外對鋰的需求量持續增長,因此對鋰資源的研究和開發利用顯得迫在眉睫。
鹽湖鹵水是鋰的重要資源。我國具有豐富的鹽湖鹵水鋰資源,其蘊藏量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鹵水中含有多種金屬離子,其綜合利用及從鹵水中分離提取鋰的技術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特別是對于含有高濃度鎂、低濃度鋰的所謂“高鎂鋰比”鹵水中分離提取鋰,是公認的世界性技術難題。
溶劑萃取技術是從溶液中分離提取各種金屬的有效技術,它具有分離效率高、工藝和設備簡單、操作連續化、易于實現自動控制等優點,被認為是從“高鎂鋰比”鹵水中提取分離鋰的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以來,國內外已提出了若干萃取體系及工藝。1967年,Nelli J.R.等發明了一種萃取體系及工藝[1.Nelli J.R.et al.Fr.1,535,818(1967);USP3,537,813(1970).]:在鹵水中添加FeCl3作為共萃劑,用80%二異丁酮-20%磷酸三丁酯(TBP)作為有機相,將Li與Fe以LiFeCl4形式共萃取進入有機相,與水相中大量MgCl2及其他金屬分離。該體系對Li的萃取雖具較高的選擇性,但用水反萃取產生LiCl和FeCl3混合液,須用二(2-乙基己基)磷酸-磷酸三丁酯體系再次萃取分離Li與Fe,致使工藝冗長、操作繁瑣,至今未見其用于工業生產。1979年,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提出了用單一萃取劑磷酸三丁酯的煤油溶液萃取鋰的體系和工藝,從而簡化了萃取體系,并于1984年進行了從大柴旦鹽湖鹵水中萃取鋰的半工業試驗,于1987年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3.黃師強等,中國發明專利,87103431],并獲得了授權。但是,該體系中磷酸三丁酯濃度較高,對萃取設備的腐蝕性較強,且在長期運轉中萃取劑不僅在水中溶解損失,而且在酸性介質中磷酸三丁酯發生降解,特別是它對用于制作萃取設備的材質的嚴重溶脹作用限制了其工業大規模應用。
中國發明專利(CN103055539A)公開了采用酰胺類化合物或酰胺類化合物和中性磷氧類化合物的混合物為萃取劑、三氯化鐵為共萃劑及脂肪烴或芳香烴為稀釋劑進行鋰萃取的方法。但就其公開的具體方法而言,在產業化過程中仍純在諸多問題,如單級萃取率較低,影響產量和收率,要想獲得較高收率必須增加萃取級數;鋰與鎂、鈉、鉀的分離因數不夠大,直接得到的產品不能達到高純度要求,必須增加洗滌級數或其他后處理方式。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為了克服現有從含鋰鹵水中萃取鋰的萃取劑對設備腐蝕嚴重、萃取劑溶損大、單級萃取率低收率低、產品純化工藝長等缺點,而提供一種萃取組合物、萃取體系、萃取方法及反萃取方法。本發明的萃取組合物自身酸堿穩定性好,水相溶解度小,密度、粘度較小,鋰萃取率和反萃率高、鋰與鈉鉀鎂分離因數大、對設備腐蝕性小,且適用于工業化運作要求。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萃取組合物,其包含:萃取劑和中性磷氧類化合物;所述萃取劑包含:N,N-二(2-乙基己基)乙酰胺和N,N-二(2-乙基己基)-2-甲基丙酰胺;
中性磷氧類化合物通式結構如下(式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8301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