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強高塑性鈦合金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78905.1 | 申請日: | 2016-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258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0 |
| 發明(設計)人: | 葛鵬;趙永慶;李倩;周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22C14/00 | 分類號: | C22C14/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創知專利事務所61213 | 代理人: | 譚文琰 |
| 地址: | 710016***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強高 塑性 鈦合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鈦合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強高塑性鈦合金。
背景技術
Ti45Nb合金是目前最重要的飛機制造鉚釘用鈦合金材料,其特點是強度適中并具有良好的冷塑性從而滿足冷鐓成形的要求。然而,Ti45Nb較高的Nb含量導致合金具有一系列缺點。例如:原料成本高;合金高溫易氧化,熱加工時損耗高;密度大等。因此,航空領域對開發成本較低、密度較低且能滿足應用的鉚釘用新型鈦合金有明確的需求。
目前,可在液氫溫度下應用的低溫鈦合金一般是低間隙的近α鈦合金,如Ti-5Al-2.5Sn、Ti-6Al-3Nb-2Zr及新近開發的Ti-3Al-5Sn-1Mo-0.2Si等。該類合金以α穩定元素Al和中性合金元素Sn、Zr作為主要強化元素,氧含量一般低于0.12%。其特點是低溫下塑性基本不下降,然而其缺點是室溫塑性不足,冷熱加工性較差,嚴重影響了構件的成形性。航天領域對室溫塑性高、成形性優良、可用于超低溫的新型鈦合金需求明確。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一種中強高塑性鈦合金,該鈦合金的冷熱加工性優良,在常溫及液氫溫度條件下都具有較高塑性,能夠滿足航空、航天等應用領域對鉚釘及超低溫結構件的需求。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中強高塑性鈦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分組成:Nb 11%~26%,Mo+W 4%~11%,O 0.08%~0.19%,余量為Ti和不可避免的雜質,其中Mo≥3%,0%≤W≤4%;所述中強是指該鈦合金經熱處理后的室溫抗拉強度為600MPa~800MPa,所述高塑性是指該鈦合金經熱處理后的室溫延伸率不小于20%,所述室溫是指溫度為10℃~35℃。
上述的一種中強高塑性鈦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分組成:Nb 26%,Mo 3%,W 1%,O 0.14%~0.19%,余量為Ti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上述的一種中強高塑性鈦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分組成:Nb 23%,Mo 4%,W 2%,O 0.10%~0.15%,余量為Ti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上述的一種中強高塑性鈦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分組成:Nb 20%,Mo 5%,O 0.10%~0.15%,余量為Ti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上述的一種中強高塑性鈦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分組成:Nb 17%,Mo 7%,W 3%,O 0.12%~0.17%,余量為Ti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上述的一種中強高塑性鈦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分組成:Nb 14%,Mo 7%,W 4%,O 0.08%~0.13%,余量為Ti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上述的一種中強高塑性鈦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分組成:Nb 11%,Mo 10%,O 0.08%~0.13%,余量為Ti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本發明中強高塑性鈦合金的制備方法為鈦合金的常規制備方法: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中間合金與海綿鈦按設計成分混合壓制電極,經真空自耗電弧重熔的工藝得到合金錠,然后根據需要進行鍛造、擠壓、軋制等熱加工工藝及冷拉、冷軋等冷加工工藝,成品經退火或固溶時效后使用。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鈦合金與傳統的Ti45Nb合金相比,其強度、塑性及冷成形性相當,高溫抗氧化性更優,成本約降低40%,與可用于低溫的近α型鈦合金相比。
2、本發明鈦合金的冷熱加工性優異,室溫塑性大幅度提高,具有優良的冷加工性;液氫溫度下仍保持10%以上的延伸率。可滿足航空鉚釘及航天低溫等領域對中強高塑性鈦合金的需求。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未經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789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結構應用的新型再生鑄造鋁合金
- 下一篇:串聯閃速爐及冶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