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消弭剎車卡鉗共振噪音的減震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78226.4 | 申請日: | 2016-05-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4854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9 |
| 發明(設計)人: | 廖志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廖志賢 |
| 主分類號: | F16F15/08 | 分類號: | F16F15/08;F16D6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張雅軍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消弭 剎車 卡鉗 共振 噪音 減震 裝置 | ||
1.一種消弭剎車卡鉗共振噪音的減震裝置,安裝于該剎車卡鉗的一個卡鉗本體,該減震裝置包含一個傳導單元、一個震動釋放件及一個減震膠套,該減震裝置的特征在于:
該傳導單元,呈桿狀且沿一條軸線延伸,并包括一個固定于該卡鉗本體的固定端部及一個沿該軸線相反于該固定端部的活動端部;
該震動釋放件,呈中空環狀,并包括一個前蓋、一個沿該軸線固接于該前蓋一側的后蓋、一個圍繞該軸線且能界定出一個內孔的內環面、一對沿該軸線間隔設置且相交于該內環面的內端面,以及一對分別設置于該內環面與所述內端面之間的卡制部,該內孔與該內環面由該前蓋延伸至該后蓋,且該對內端面與該對卡制部的其中一內端面與卡制部設置于該前蓋,該對內端面與該對卡制部的其中另一內端面與卡制部設置于該后蓋;
該減震膠套,設置對應于該內孔且安裝于該傳導單元的活動端部與該震動釋放件之間,并包括一個連接于該活動端部的內結合部及兩個連接于該震動釋放件且分別與該對卡制部互相嵌套的外結合部,所述兩個外結合部呈圓錐筒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弭剎車卡鉗共振噪音的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該震動釋放件的該對卡制部自該對內端面沿該軸線凹設呈環槽狀。
3.根據權利要求1至2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消弭剎車卡鉗共振噪音的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傳導單元的活動端部的外周面呈階級狀,并具有一個中間部位及兩個沿該軸線間隔設置且分別設于該中間部位兩側且與該中間部位產生階級落差的側部位,該減震膠套的內結合部具有一個套設于該中間部位外部的環套部位及一對沿該軸線間隔設置且分別連接于該環套部位的連結部位,所述連結部位分別與所述側部位呈凹凸互補且互相嵌套。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消弭剎車卡鉗共振噪音的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傳導單元的中間部位外徑大于所述側部位的外徑,且該活動端部還具有兩個分別設置于該中間部位與所述側部位銜接處的肩面,該減震膠套的內結合部的連結部位自該環套部位沿徑向朝該軸線凸伸。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消弭剎車卡鉗共振噪音的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傳導單元還包括一支傳導桿件及一支沿該軸線螺鎖于該傳導桿件一側的軸芯件,該固定端部設于該傳導桿件,該活動端部設于該軸芯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廖志賢,未經廖志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7822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