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等溫鍛模具保護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77848.5 | 申請日: | 2016-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040935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22 |
| 發明(設計)人: | 莫安軍;陳金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德陽萬航模鍛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3/00 | 分類號: | B21J13/00;B21J13/03;B21J13/04;B21J5/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何強,楊冬 |
| 地址: | 618013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等溫 鍛模 保護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模具領域,具體的是等溫鍛模具保護裝置。
背景技術
近10多年我國的等溫鍛造技術發展較快,連續建造8000~10000噸等溫模鍛壓力機3臺,正在建造的16000~20000噸等溫模鍛壓力機有2臺,等溫模鍛設備的噸位和控制系統水平已迅速接近或超過國外,但等溫鍛模具是制約等溫鍛造技術工業化應用的一個重要因素,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模具使用前都要先掛機預熱,且預熱時間特別長,因而占用等溫模鍛壓力機時間特別長,嚴重影響效率和成本;二是模具易發生損壞。因此,要降低模具的制約,在模具的預熱、使用、裝卸及存放過程中不僅要求操作快捷方便,還需小心保護,防止上下模具接觸或碰撞;還要能夠在等溫模鍛壓力機外對模具進行預熱,避免掛機預熱占用等溫模鍛壓力機。
目前,模具在預熱、使用、裝卸及存放過程中都是靠人為輕拿輕放來保護模具,防止上下模具接觸。但是,通過人為輕拿輕放來保護模具,延長了模具在預熱、使用、裝卸及存放過程中的操作時間,且人為控制風險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等溫鍛模具保護裝置,用于模具預熱、使用、裝卸及保存過程中,起到了對上模支撐及緩沖作用,可靠有效保護等溫鍛模具的效果,解決人為經驗控制的風險問題。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等溫鍛模具保護裝置,包括用于安裝等溫鍛上模的上模座、用于安裝等溫鍛下模的下模座;在上模座上安裝有上保護柱,在下模座上安裝有下保護柱;上保護柱和下保護柱的軸線重合;所述等溫鍛上模與等溫鍛下模分模面間的間隙為H1;在上保護柱和下保護柱之間設有限制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間距離,使H1大于0毫米的限位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限位裝置包括位于上保護柱和下保護柱之間的導向柱,所述導向柱一端與下保護柱卡接,另一端與上保護柱滑動連接;在導向柱上設置有用于鎖定上保護柱位置的鎖緊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柱包括本體、沿本體軸向向上保護柱延伸的凸起部,所述鎖緊裝置為可拆卸套裝在凸起部的彈簧,所述彈簧一端頂靠本體的上表面,另一端作用于上保護柱的下表面。
進一步的,在下保護柱的外周設有一周沿下保護柱軸線向下延伸的限位臺階;在導向柱的本體的外周可拆卸套裝有限位環,所述限位環一端頂靠下保護柱的限位臺階,另一端與上保護柱的下表面相對。
進一步的,在所述上保護柱上設有貫穿上保護柱的下表面的圓形凹槽,凹槽設有與凹槽槽壁可拆卸連接的壓圈,所述壓圈的下表面頂靠彈簧或者限位環,壓圈的下表面與本體的上表面的距離為H2,所述H2大于或者等于0毫米且小于H1。
進一步的,包括用于替換彈簧的限位支撐圈,所述限位支撐圈可拆卸套裝于凸起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該等溫鍛模具保護裝置,通過支撐于上模座與下模座之間的上保護柱和下保護柱支撐等溫鍛上模,并通過限位裝置限制等溫鍛上模向下移動,防止等溫鍛上模和等溫鍛下模相碰撞,從而保護了等溫鍛上模和等溫鍛下模。與傳統的依靠人為輕拿輕放進行保護相比,其用于模具的預熱、使用、裝卸及存放的操作過程中,提高了操作的快捷性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主視圖。
圖2為圖1的A處局部放大圖。
圖3為模具預熱狀態下的示意圖。
圖4為裝模卸模狀態下的示意圖。
圖5為鍛造工作狀態下的示意圖。
圖6為長久存放狀態下的示意圖。
圖中,上模座1,等溫鍛上模2,等溫鍛下模3,下模座4,上保護柱5,凹槽510,下保護柱6,限位臺階610,導向柱7,本體710,凸起部720,彈簧8,限位環9,壓圈10,限位支撐圈11。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如下:
等溫鍛模具保護裝置,如圖1-2所示,包括用于安裝等溫鍛上模2的上模座1、用于安裝等溫鍛下模3的下模座4;在上模座1上安裝有上保護柱5,在下模座4上安裝有下保護柱6;上保護柱5和下保護柱6的軸線重合;所述等溫鍛上模2與等溫鍛下模3分模面間的間隙為H1;在上保護柱5和下保護柱6之間設有限制上模座1和下模座4之間距離,使H1大于0毫米的限位裝置。
等溫鍛模具有四個狀態,即模具預熱、裝模與卸模、鍛造工作狀態以及永久存放狀態。在這四個狀態中,均要保證等溫鍛上模2和等溫鍛下模3的分模面不相碰撞,若定義等溫鍛上模2與等溫鍛下模3分模面間的間隙為H1,則要求H1大于0,來保護模具免受損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德陽萬航模鍛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德陽萬航模鍛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7784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