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創傷修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70839.3 | 申請日: | 2016-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415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0 |
| 發明(設計)人: | 解慧琪;龔梅;袁奇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L26/00 | 分類號: | A61L26/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峽;張娟 |
| 地址: | 610041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創傷 修復 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用途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創面修復材料,它是包含羊膜粉末和氯化殼聚糖的水凝膠。本發明還公開了創面修復材料的制備方法和用途。本發明將羊膜與氯化殼聚糖組合形成的創傷修復材料對創面的修復效果優良,其效果明顯優于市售改性甲殼素凝膠,為臨床創面修復提供了一種新的選擇,臨床應用前景良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創傷修復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術
創傷修復材料,是指人體受傷后在傷口部位涂覆或覆蓋修復材料后能夠促進傷口愈合的材料。創傷的愈合是指機體因外界原因皮膚等組織出現斷裂或缺損后的愈合過程,包括各組織的再生和肉芽組織增生、瘢痕組織形成的復雜過程,是各種過程的協同作用。而創傷修復材料就是為促進這一過程的出現的,這種材料能夠從時間上減少人體的痛苦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瘢痕的形成,使其得到了人們的極大關注。
目前市面上用得較多的創傷修復材料主要分為天然生物材料(自體組織、異體組織和異種組織)、人工生物材料(動物性、植物性、金屬材料等)和復合生物材料三種。近年來,人工生物材料作為創傷修復材料逐漸淡出視線。天然生物材料及復合生物材料由于其自身修復上的優勢在低溫生物保存技術改進和提高后有著充分廣闊的前景。殼聚糖又名殼多糖、脫乙酰甲殼素、幾丁聚糖等。化學名為聚2-氨基-2-脫氧-β-葡萄糖,是地球上含量僅低于纖維素的天然多糖,主要存在于植物,海洋無脊椎動物,昆蟲,真菌細胞壁和微生物中,來源廣泛,它不僅具有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能,還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無毒性,可以用于創面修復。但是殼聚糖本身的修復能力并不佳。
目前,已有報道通過對殼聚糖改性,或者制備成為凝膠制劑的方式來提高修復效果的報道,如,市售藥物安爾舒就是用改性甲殼素制備的藥物,但是其修復效果仍然不盡人意。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包含殼聚糖和羊膜成分的復合創傷修復材料。
本發明種創面修復材料,它是包含羊膜粉末和氯化殼聚糖的水凝膠。
優選地,它包括如下成分:羊膜粉末0.5~4重量份、氯化殼聚糖10~30重量份、水200體積份。
重量份與體積份的比是g:mL。
優選地,所述創面修復材料包括如下成分:羊膜粉末2重量份、氯化殼聚糖20重量份、水200體積份。
優選地,所述羊膜粉末的粒徑為600-900um。
優選地,所述羊膜粉末按照如下方法制備:
(1)取羊膜,水洗,剪成塊狀,去除羊膜上的肌層和漿膜層;
(2)水洗晾干,放入胰蛋白酶溶液中,消化6~12h;
(3)水洗后凍干,凍干的溫度是-80℃~-40℃;(4)粉碎。
優選地,步驟(2)中,所述胰蛋白酶的濃度是0.1mg/mL~0.5mg/mL。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胰蛋白酶的濃度是0.2mg/mL。
優選地,步驟(3)中,所述消化的時間時8h。
優選地,它還包括甘油、醋酸和胃蛋白酶,它們用量分別為3~10體積份、0.01~10體積份、0.01~1重量份。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甘油、醋酸和胃蛋白酶的用量分別6體積份、4體積份、0.04重量份。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前述修復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a、按照前述配比,取原料;
b、將醋酸和胃蛋白酶溶于水中,再加入羊膜,混勻,形成溶膠;
c、將氯化殼聚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未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7083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消毒柜
- 下一篇:一種多糖生物創面護理噴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