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升降減速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70647.2 | 申請日: | 2016-05-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6261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勇;游鵬;齊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F9/529 | 分類號: | E01F9/529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升降 減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交通道路用減速帶,尤其涉及一種可升降減速帶。
技術背景
減速帶主要是用在下坡路段,道路關卡前等路段對車輛起主動或者被動減速作用,它對道路交通安全有重要的作用。現有的減速帶一般是橡膠材料或者鑄鋼材料組成,結構簡單,由成片橡膠或者鑄鋼單元拼合而成,它的作用機理是當車輛以較高車速通過減速帶時,劇烈的振動會從輪胎經由車身及座椅傳遞給駕駛員,減速帶垂直曲線可以產生一個垂直方向的加速度,產生強烈的生理刺激(包括振動刺激和視覺刺激)以及心理刺激。生理刺激促使駕駛員產生強烈的不舒服感,而心理刺激則加深了駕駛員的不安全疑慮,進一步降低了駕駛員對道路環境的安全感。減速帶由于結構簡單、價格便宜、安裝方便和使用效果顯著等優勢,被廣泛應用。減速帶能對行駛的車輛起到很好的強制限速作用,但由于現有減速帶它主要利用的是車輛行駛時顛簸帶來的不舒適感這一原理,從而使駕駛員驅車在限速以下時仍會受到這種不舒適感的困擾,因而發明出一種車輛在高速行駛下顛簸比較厲害,而在低速下平穩(或者無顛簸)的減速帶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可升降減速帶,根據車速調整車輛通過減速帶時的顛簸程度,從而達到限速目的。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可升降減速帶,包括減速帶板、支桿、滑塊鉸鏈和根據車速調節減速帶板仰角的車速自適應動作裝置,
所述的減速帶板的固定限位板與地面活動鉸接,自由端通過滑塊鉸鏈與支桿相鉸接,所述支桿的另一端與地面鉸接,所述的車速自適應動作裝置作用于減速帶板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的車速自適應動作裝置包括單向阻尼器,所述單向阻尼器一端與減速帶板底部活動鉸接,另一端與固定鉸座活動鉸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車速自適應動作裝置包括具復位功能的第一液壓缸和第二液壓缸、單向壓力閥、止位銷、固定限位板,所述的第一液壓缸一端與減速帶板底部活動鉸接,另一端與固定鉸座活動鉸接,所述的第二液壓缸設置于減速帶板一側且通過高壓油管依次連接單向壓力閥和第一液壓缸,所述的止位銷與第二液壓缸驅動連接,所述固定限位板位于減速帶板兩側,所述止位銷位移后與固定限位板相干涉,阻止減速帶板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的車速自適應動作裝置包括動作裝置、控制裝置、及測速儀,所述的測試儀與控制裝置電路連接,所述的動作裝置與控制裝置電路連接,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根據測速儀采集的當前通過車輛的車速驅動動作裝置調節減速帶板仰角,并在車輛通過后驅動動作裝置減速帶板迅速升起。
進一步地,所述的測試儀包括雷達測試儀或激光測速儀。
進一步地,所述的動作裝置包括機械式動作裝置、液壓式動作裝置、電子動作裝置或氣壓式動作裝置。
本發明提供的減速帶原理是:
當車輛行駛速度過快時,傳感裝置測得車速信息并傳遞給動作裝置,從而使動作裝置產生響應,使可升降減速帶保持凸起狀態,車輛通過時會有顛簸;當汽車行駛速度較慢時,傳感裝置測得車速信息并傳遞給動作裝置,從而使動作裝置產生另一種響應,使可升降減速帶下降至水平狀態,車輛平穩通過。這樣就可以根據傳感裝置測得的車速來激勵動作裝置產生不同的響應,從而調整車輛通過可升降減速帶時的顛簸程度,達到限速目的。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根據車速調節減速帶板升降,結構簡單、控制過程平穩、控制精度高 ,能更好的規劃相應路段行進車輛的車速,從而使行車道路更為安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可升降減速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可升降減速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可升降減速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可升降減速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為:1-減速帶板;2-滑塊鉸鏈;3-支桿;4-單向阻尼器;5-低壓油管;6-第一液壓缸;7-單向壓力閥;8-高壓油管;9-第二液壓缸;10-止位銷;11-固定限位板;12-動作裝置;13-控制裝置;14-測速儀;15-固定鉸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發明目的作進一步詳細地描述,實施例不能在此一一贅述,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7064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