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造換熱管裸露式換熱器的方法及輔助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69428.2 | 申請日: | 2016-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9852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1-12 |
| 發明(設計)人: | 于均剛;魏占超;歐凡強;孟巍;馮強;黃和國;李學鷗;楊雪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K37/04 | 分類號: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26 | 代理人: | 劉冬梅,路永斌 |
| 地址: | 066206 河北省秦皇島市***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造 熱管 裸露 換熱器 方法 輔助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力工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制造管束組件較長、管束直徑或橫截面較小的柔性換熱管裸露式換熱器的方法及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換熱管裸露式換熱器的管束組件較長,在組裝時不容易控制各個管束支撐板之間的管孔同心度;由于換熱管裸露在空氣中,其清潔防護不易控制;在換熱管與管板焊縫焊接后,產品要求對該焊縫進行氣密性檢查,而裸露的管束組件無法實現管束殼程密封并充氣進行換熱管與管板焊縫氣密性檢查的要求;由于換熱管裸露不能旋轉,管板與封頭的環縫需要手工全位置焊接,焊接質量不易保證;對于管束組件較長而且換熱管裸露的柔性管束組件,在制造過程中如需進行吊運或轉移時,由于其結構特殊,直接捆綁換熱管起吊會造成換熱管損傷,或起吊后由于管束長度長、柔性大,容易使管束組件變形。
為有效解決上述制造難題,亟需一種專用的制造方法和輔助裝置保證管束組件較長、管束直徑或橫截面較小的柔性換熱管裸露式換熱器的制造質量。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問題,本發明人進行了銳意研究,設計出一種制造換熱管裸露式換熱器的方法及輔助裝置,方便管束組件各個管束支撐板找正、管孔對正(尤其是對中),實現了管板與封頭環縫的自動焊,實現了管束組件殼程部分形成密封空間進行氣密性試驗驗證換熱管與管板焊縫質量,同時還可以輔助吊運柔性的管束組件。
具體來說,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第一方面、一種制造換熱管裸露式換熱器的輔助裝置,所述換熱管裸露式換熱器包括管板21和管束組件22,
其特征在于,該輔助裝置包括管束支撐架,其用于支撐、裝配管束組件22。
第二方面、根據第一方面所述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管束組件22包括換熱管(或換熱管束)和管束支撐組件,所述管束支撐組件包括若干個管束支撐板和連接各個管束支撐板的連接結構,
所述管束支撐架包括裝配平臺1、用于支撐固定管板21的管板支座2和若干個用于支撐固定管束支撐組件的連接桿組件3,優選該連接桿組件3是可調的,
其中,管板支座2和連接桿組件3都設置在裝配平臺1上,
優選地,管束支撐架還包括固定管束支撐板的限位組件12。
第三方面、根據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輔助裝置還包括臨時殼體裝置,其包括臨時筒體4和內部支撐軌道5。
第四方面、根據第三方面所述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臨時殼體裝置還包括進氣口6、人孔7、支座8和出氣口9,
優選地,進氣口6與出氣口9可合并為一個開口,用于充入壓縮空氣和釋放壓縮空氣。
第五方面、根據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之一所述的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輔助裝置還包括起吊裝置,
優選地,所述起吊裝置包括吊梁10和均勻設置在吊梁10上的分組吊鉤11。
第六方面、一種制造換熱管裸露式換熱器的方法,優選采用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之一所述的輔助裝置進行,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步驟1):調整裝配平臺1和連接桿組件3;
步驟2):將管束支撐組件裝配在管束支撐架的連接桿組件3上;
步驟3):裝配管板支座2和管板21;
步驟4):將換熱管(或換熱管束)穿入各管束支撐板及管板21。
第七方面、根據第六方面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調平裝配平臺1,將連接桿組件3一端與裝配平臺1固定,調整連接桿組件3的高度,使其另一端都處于同一個水平面上,和/或
在步驟3)中,裝配管板支座2和管板21,并調整管板21與每個管束支撐板之間的對中及各個管束支撐板之間的對中。
第八方面、根據第六或第七方面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還包括:
步驟5):將穿管后的管束組件22套入臨時殼體裝置,套入后任選拆卸管板支座2,并且將管板21外緣與臨時殼體4密封焊接,之后任選可依托支座8擺放至工位;
步驟6):密封人孔7和出氣口9,通過進氣口6通入壓縮空氣,對換熱管(或換熱管束)與管板21之間的焊縫進行氣密性檢查,
優選地,進氣口6與出氣口9可合并為一個開口,用于充入壓縮空氣和釋放壓縮空氣。
第九方面、根據第八方面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5)中,將穿管后的管束組件22套入臨時殼體裝置的臨時筒體4,套入過程中管束組件22沿內部支撐軌道5滑入臨時筒體4內部,任選同時拆卸連接桿組件3,
優選地,套入過程中,操作者可通過人孔7進入臨時筒體4內部進行調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未經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6942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