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LTE網絡支持計費的S1接口緩存加速方法、系統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67514.X | 申請日: | 2016-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54579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25 |
| 發明(設計)人: | 蔣瑛 | 申請(專利權)人: | 普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24 | 分類號: | H04W4/24;H04M15/00;H04M1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王民盛;王麗琴 |
| 地址: | 10008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lte 網絡 支持 計費 s1 接口 緩存 加速 方法 系統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LTE網絡支持計費的S1接口緩存加速方法、系統及采集合成服務器。在現有的S1接口eNB側對數據進行解析緩存技術的基礎上增加基于終端的計費,保證運營商可統計每個終端從基站緩存服務所得到的流量,為運營商提供應用價值。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移動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LTE網絡支持計費的S1接口緩存加速方法、系統及裝置。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長期演進(LTE)網絡采用扁平化全IP網絡結構,包括演進分組核心(EPC)和基站(eNode B)兩個部分,EPC和eNode B之間通過S1接口通信。EPC負責核心網部分,信令處理部分為移動管理實體(MME),數據處理部分為路由網關(P-GW)和服務網關(S-GW)。eNode B負責接入網部分,也稱演進的統一陸地無線接入網絡(E-UTRAN)。
LTE系統空口下行速率可達到100Mbps,可提供高帶寬、低時延的客戶體驗。隨著多天線技術和載波聚合技術的引入,空口速率還在不斷提升中,由此需要大幅增加傳輸網資源。當傳輸網資源建設存在滯后時,S1口帶寬可成為LTE網絡瓶頸。由此,基于基站的移動內容緩存服務應運而生,該服務將IP網的透明緩存加速方法應用到LTE系統中,在基站側提供移動內容緩存加速方法,有效降低S1口帶寬壓力,提高終端訪問速度。
基站通過內置或外置的基站緩存服務器,對S1口數據進行緩存,對緩存服務器上已緩存的數據,直接由基站緩存服務器提供,不必再由互聯網來提供。
目前LTE網絡計費功能在核心網側完成;這些由基站緩存服務器提供的數據流量,占用大量空口資源,沒有經由核心網傳輸,核心網無法對這類數據計費,所以無法為運營商帶來收入。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LTE網絡支持計費的S1接口緩存加速方法、系統及裝置,能夠對S1接口緩存數據的流量進行計費。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支持計費的LTE系統S1接口緩存加速系統,該系統由接入層緩存服務器和采集合成服務器組成,其中接入層緩存服務器部署在基站側,采集合成服務器部署在核心網側;
接入層緩存服務器,用于在提供基站緩存服務的同時,對緩存的本地流量進行統計,當S1口會話結束時,將本地流量寫入S1接口的用戶業務記錄XDR,并將所述XDR上報給采集合成服務器;
采集合成服務器,對核心網側信令面進行數據解析、非接入層消息NAS,消息解密、數據合成,形成以用戶標識為索引的會話記錄;收集各基站緩存服務器上報的S1接口XDR,將XDR與以用戶標識為索引的會話記錄進行數據合成,形成以用戶標識為索引的緩存流量話單文件,并將緩存流量話單文件上報給計費中心,生成計費信息。
較佳地,所述接入層緩存服務器包括:透傳模塊、解析合成模塊、XDR文件上報模塊、S1_U下行組包模塊、S1_U上行拆包模塊、S1_U接口數據轉發模塊和緩存模塊;S1_U數據具體來說是S1接口的業務層數據;
透傳模塊,用于在基站和核心網之間進行S1_MME數據的透傳;S1_MME數據表示S1接口的控制層數據;
解析合成模塊,用于對S1接口的S1_MME數據以及數據包信息和流量統計信息進行解析,針對每個會話形成XDR,將所形成的XDR文件發送至XDR上報模塊;并向S1_U下行組包模塊輸出組包數據信息;所述S1_MME數據來自基站的硬采數據,數據包信息和流量統計信息則來自S1_U下行組包模塊、S1_U上行拆包模塊和S1_U接口數據轉發模塊;
XDR文件上報模塊,用于向采集合成服務器上報S1口XDR信息;
S1_U下行組包模塊,用于根據來自解析合成模塊的組包數據信息,對來自緩存模塊的S1_U數據進行組包,并發送至基站;還用于將本模塊發送的數據包信息和流量統計信息發送至解析合成模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普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普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6751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