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燃料組件及其無外條帶定位格架和條帶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63850.7 | 申請日: | 2016-05-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86968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3-20 |
| 發明(設計)人: | 盧志威;李雷;任啟森;張顯生;劉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21C3/34 | 分類號: | G21C3/34;G21C3/35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達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44314 | 代理人: | 林儉良,高瑞 |
| 地址: | 518031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上步中路***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燃料 組件 及其 條帶 定位 | ||
1.一種條帶,其特征在于,包括板狀本體、和在所述本體的至少一端部設置的彈臂;所述彈臂的末端向遠離所述本體的一側延伸設置;
所述本體的兩端均設有所述彈臂;
所述本體同一端的所述彈臂包括分別向所述本體的兩側反向彎折設置的兩個彈臂。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條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彈臂的上端面和/或下端面為傾斜的導向面,所述導向面向所述彈臂的末端的中部方向傾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條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面的傾斜角度大于4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條帶,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臂與所述本體為一體成型,或者,所述彈臂通過焊接與所述本體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條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同一端的兩個彈臂之間設有加強肋。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條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同一端的其中一個彈臂的末端端部向外延伸有弧形的延伸部(16),且所述延伸部(16)向所述本體的另一端彎曲延伸設置。
7.一種無外條帶定位格架(10),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沿第一方向設置的第一條帶和至少兩個沿第二方向設置的第二條帶,所述第一條帶(1)與第二條帶(2)交叉設置,且所述第二條帶由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條帶形成;
所述第二條帶(2)的同一端包括分別向兩側反向彎折設置的第一彈臂(21)、第二彈臂(22),相鄰所述第二條帶(2)的端部分別設有相向彎折設置的第一彈臂(21)、第二彈臂(22);
所述第一彈臂(21)、第二彈臂(22)與兩相鄰的所述第二條帶(2)伸出所述第一條帶(1)的部分、以及與所述第一條帶(1)位于對應的兩所述第二條帶(2)之間的部分形成供燃料棒(3)穿設并對其夾持的第一夾持單元。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無外條帶定位格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條帶(1)位于兩相鄰的所述第二條帶(2)之間的部分上設有向外凸出對穿設的所述燃料棒(3)抵靠的第一凸起部(13)。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無外條帶定位格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條帶(1)包括間隔并排設置的至少兩個,所述第一條帶由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條帶形成;
所述第一條帶(1)的同一端包括向兩側反向彎折設置的第三彈臂(11)、第四彈臂(12),相鄰所述第一條帶(1)的端部分別設有相向彎折設置的第三彈臂(11)、第四彈臂(12);
所述第三彈臂(11)、第四彈臂(12)與兩相鄰的所述第一條帶(1)伸出所述第二條帶(2)的部分、以及與所述第二條帶(2)位于對應的兩所述第一條帶(1)之間的部分形成供燃料棒(3)穿設并對其夾持的第二夾持單元。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無外條帶定位格架(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條帶(2)位于兩相鄰的所述第一條帶(1)之間的部分上設有向外凸出對穿設的所述燃料棒(3)抵靠的第二凸起部(24)。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無外條帶定位格架(10),其特征在于,在最外側且交叉設置的第一條帶(1)、第二條帶(2)的外端部分形成所述定位格架(10)的外角落夾角區間(A),對應位置的所述第一條帶(1)的第三彈臂(11)或第四彈臂(12)、及第二條帶(2)的第一彈臂(21)或第二彈臂(22)位于所述外角落夾角區間(A)內,且對應的所述第三彈臂(11)或第四彈臂(12)、及第一彈臂(21)或第二彈臂(22)的外端端部延伸有弧形的延伸部(16),所述延伸部(16)向對應的所述第一條帶(1)、第二條帶(2)的另一端彎曲延伸設置,以卡合穿設于所述第一條帶(1)、第二條帶(2)的外角落夾角區間(A)的燃料棒(3);
在最外側且交叉設置的所述第一條帶(1)、第二條帶(2)的外端的夾角角落設有對所述外角落夾角區間(A)內的燃料棒(3)進行抵靠的第三凸起部(17)。
12.一種燃料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7至11任一項所述的定位格架(1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6385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轉載機機頭卸載處二次破碎裝置
- 下一篇:靈芝孢子粉破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