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型孔板式節流閥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61212.1 | 申請日: | 2016-05-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486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8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曉艷 |
| 主分類號: | F16K3/08 | 分類號: | F16K3/08;F16K3/314;F16K3/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700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板式 節流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孔板式節流閥,特別是孔板式節流閥整體式閥座加工工藝,屬于液(氣)體控制閥門設計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油田的鉆井和采油過程中,為了對管道內部的流體實施流量控制,常用到一種孔板式節流閥,傳統的孔板式節流閥如附圖1所示,下閥座通過下閥座套固定在閥體的閥腔內,上閥座與上閥座套固定連接,上閥座套的外徑與閥體內的閥腔間隙配合,上閥座與下閥座兩平面貼合。轉動手輪帶動閥桿、座套轉向器、上閥座套、上閥座旋轉至上閥座上的偏心孔與下閥座上的偏心孔相交時為開,重合時為流量最大,不相交時為閉,流量的大小完全根據上閥座與下閥座上的偏心孔相交大小來控制。由該閥的工作原理決定,上閥座與下閥座的接觸平面之間存在著頻繁的相對運動,因此兩平面之間的磨損甚為嚴重,特別是偏心孔口與相對的平面之間磨損更為急驟。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人們選用了硬質合金作為上閥座、下閥座的制作材料,以增加它們的耐磨性。但是人們在使用中發現,用硬質合金制作出來的上閥座、下閥座雖然耐磨但脆性大、易開裂,而一旦開裂就必須拆下送到專門修理車間,用專用工具方可更換、修理,廢時、誤工。因此,對傳統的孔板式節流閥進行改進、革新有著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孔板式節流閥,克服了解決傳統孔板式節流閥中上、下閥座易脆裂的弊端。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釆取以下技術方案實施:一種新型孔板式節流閥,包括閥體、下閥座、上閥座、閥座轉向器,所述下閥座和上閥座上設有偏心距相等的偏心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閥座和上閥座的貼合平面上噴焊了一層硬質合金,下閥座與閥體之間為固定連接,上閥座與閥體中的閥腔之間為間隙配合,上閥座的上平面上設有撥叉槽,閥座轉向器上的撥叉插入在上閥座的撥叉槽中。
本發明將傳統孔板式節流閥中的上閥座套、上閥座和下閥座套、下閥座,分別設計為上閥座整體和下閥座整體,并在上閥座整體和下閥座整體的相貼合平面上噴焊了一層硬質合金,從而取代了原來采用硬質合金制作成的并作為獨立存在的上、下閥座,這樣不但避免了閥座的脆裂,且節約了硬質合金材料,同時又簡化了閥座的加工工藝,使閥座的制作成本得到有效地降低。
附圖說明
附圖1為傳統孔板式節流閥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2本發明的主剖視結構示意圖。
在附圖2中:1閥體、2下閥座、3硬質合金層、4上閥座、5閥座轉向器、6閥桿、7手輪。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2所示,下閥座2與上閥座4均為整體式,其上都設有等偏心距離的偏心孔,在下閥座2和上閥座4的相貼合平面上均噴焊了一層硬質合金;下閥座2固定在閥體1中的閥腔內,上閥座4的外徑與閥體1中的閥腔孔之間為間隙配合,上閥座4的上平面上設有撥叉槽,閥座轉向器5上的撥叉插入在上閥座4上的撥叉槽中。當本發明關閉時,下閥座2與上閥座4上的偏心孔相互錯開;當需要打開時,轉動手輪7帶動閥桿6、閥座轉向器5旋轉,閥座轉向器5上的撥叉,撥動上閥座4作一定角度上的平面旋轉,當上閥座4上的偏心孔轉到與下閥座2上的偏心孔相交時,本發明打開,重合時為流量最大。由于本發明在下閥座2和上閥座4的貼合平面上噴焊了一層硬質合金,因此不但兩平面之間的耐磨性能和傳統采用硬質合金制成的閥座耐磨性能等同,而且不會發生脆裂現象,避免了傳統閥座的脆裂失效,增加了整個節流閥的使用壽命。從加工工藝和制作成本角度上看,本發明具有工藝簡單、制作方便、節約材料,成本低廉的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曉艷,未經張曉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612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