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定性檢測氯丙醇的傳感探測筆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55643.7 | 申請日: | 2016-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363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5 |
| 發明(設計)人: | 趙鑫犇;季磊;肖恬英;梁雪;黃雪雯;趙偉;劉曉亞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30 | 分類號: | G01N27/3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12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定性 檢測 丙醇 傳感 探測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定性檢測氯丙醇的傳感探測筆,屬于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化學傳感器器件化相結合的技術領域,是一種技術創新。
背景技術
分子識別(Molecular Recognition)是指兩個或以上的分子通過非共價鍵結合相互作用,實現作用專一性或特異性的一種能力。這種相互作用除了氫鍵,離子鍵,親疏水性,范德華力等直接相互接觸的作用以外,在溶液中,還包括以水為介導的一系列作用。分子識別過程體現了很好的分子互補性。要實現分子識別,需滿足以下要求:兩個分子的作用結合部位是結構互補的;兩個結合部位有相應的基團,相互之間能夠產生足夠的作用力,使兩個分子結合在一起。在生命體中,分子識別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學現象。例如抗體與抗原之間,酶與底物之間,激素與受體之間的專一結合等。糖鏈、蛋白質、核酸和脂質各自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都存在分子識別。
化學傳感器(Chemical Sensor)是指對各種化學物質敏感并將其濃度轉換為電信號進行檢測的儀器。相比于傳統物理傳感器,化學傳感器具有良好的響應性,選擇性與穩定性,且化學傳感器可以反映更多信息。對比于人的感覺器官,化學傳感器大體類似于人的嗅覺和味覺器官,但并不是單純的人體器官的模擬,還能感受人的器官不能感受的某些物質,具有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按檢測對象,化學傳感器分為氣體傳感器、濕度傳感器、離子傳感器和生物傳感器,其在礦產資源的探測、氣象觀測和遙測、工業自動化、醫學上遠距離診斷和實時監測、農業上生鮮保存和魚群探測、防盜、安全報警和節能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應用。
分子印跡聚合物是一種具有特殊識別位點的人工合成聚合物,其識別位點在形狀、尺寸以及功能基團上都與模板分子形成互補,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其具有分子識別功能。分子印跡聚合物的識別位點可根據待測分子的結構和官能團量身定做,具有模擬天然受體的分子識別能力,此外,它還具有穩定性好,耐酸、堿和有機溶劑,廉價和使用壽命較長等優點,具有構效預定性、特異識別性和廣泛實用性三大特點。目前多數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制備與應用都局限在有機溶劑中進行,而天然的識別系統和MIP所面臨的實際應用環境則多是水性體系,隨著MIP的研究重點從親脂性的有機小分子轉移到親水性化合物,水環境下的分子識別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因而發展水相識別分子印跡聚合物對其實際應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另一方面,傳統方法如本體聚合,分散聚合,沉淀聚合以及原位聚合等制備MIP納米粒子大多用于色譜分析,固相萃取等領域。如何將MIP納米粒子固載到電極表面,用于電化學檢測也是科研工作者探索的方向之一。
分子印跡化學傳感器,是基于分子印跡識別技術的化學傳感檢測傳感器,即以分子印跡 識別技術為檢測原理,結合化學分析傳感技術而達到對分析物進行定性定量檢測。其中,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研究較為廣泛,主要分為:MIPs電容/阻抗電化學傳感器,MIPs電導型電化學傳感器,MIPs電位型電化學傳感器,MIPs電流型電化學傳感器。該傳感器通常以小面積電極為基體,其優點是無需加入額外的試劑或標記,而且靈敏度高,操作簡單,價格低廉。
電子產品的微型化與家庭化已經成為當前電子消費市場的時尚潮流。隨著電子器件的小型化和輕便化發展,簡單實用器件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傳統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制備采用金電極、玻碳電極等金屬基和碳基材料,雖檢測靈敏度高,檢測效果好,但價格昂貴,制備流程略復雜,單一的形狀和應用方式極大地限制了分子印跡電化學傳感器的實際應用。其中玻璃基材具有重量大,易破碎,運輸不便等缺點,金屬基材存在密度大,不易彎折且不透光的問題。因此,采用輕質透明的柔性導電材料制備家用器件具有更為廣闊的應用前景。而在每屆兩會期間,食品安全、疾病預防等重大民生問題再次成為大家討論熱點,大眾人生安全被高度關注,許多代表都提出了有關提案和議案。人民健康問題已經成為國家目前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對于食品中有害物質的檢測,常用的檢測方法有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紫外光譜分析法、光度分析法等,這些方法一般操作要求較高并復雜,需大型儀器設備,檢測費用昂貴,條件苛刻,很難得到一般性普及。因此,研究新型、簡便、便攜式的監測方法和器件,實現現場進行且達到快速高效、高準確度、低成本、微量的檢測成為大眾所期待解決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5564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玩具座椅(Z1720)
- 下一篇:減壓閥(Y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