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通過擠壓法使車體零件用預浸料高速固化的樹脂組合物和包含其的預浸料產品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52937.4 | 申請日: | 2016-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3625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9 |
| 發明(設計)人: | 金正喆;姜錫遠;陳達弦;成一;樸碩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國卡奔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C08L63/00 | 分類號: | C08L63/00;C08L29/14;C08K5/21;C08K7/06;C08J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龐東成;李棟修 |
| 地址: | 韓國慶***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過 擠壓 車體 零件 用預浸料 高速 固化 樹脂 組合 包含 預浸料 產品 | ||
本發明涉及通過擠壓法使車體零件用預浸料高速固化的樹脂組合物和包含其的預浸料產品。特別地,本發明涉及通過將熱固性樹脂組合物和至少一種熱塑性添加劑浸漬于單向碳纖維中而制造的預浸料,并且還涉及用于通過擠壓法使車體零件用預浸料高速固化的樹脂組合物以及包含其的預浸料產品,其與現有技術的產品的不同之處在于樹脂成分、樹脂的當量、粘度、膠凝時間和玻璃化轉變溫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過將熱固性樹脂組合物和至少一種熱塑性添加劑浸漬于單向碳纖維內來制造的預浸料,更具體而言,涉及用于通過擠壓法使車體零件用預浸料高速固化的樹脂組合物以及包含其的預浸料產品,其與現有技術的產品的不同之處在于樹脂成分、樹脂的當量(equivalent weight)、粘度、膠凝時間和玻璃化轉變溫度。
背景技術
預浸料(prepreg)是利用纖維和主要成分為樹脂的基質的組合而制造的纖維增強復合體。含有碳纖維和樹脂的碳纖維增強復合體在機械性質方面優異并且廣泛用于諸如體育用品、航空器和汽車等一般工業應用中。
這些碳纖維增強復合體通過對碳纖維的纖絲進行排列并在將熱固性樹脂浸漬于具有對齊特性的碳纖維(如織物型碳交叉和連線碳纖絲等形式)內之后形成預浸料。
通過層壓和形成預浸料的方法,能夠制造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質和剛度的纖維增強塑料(FRP)。具體地,這種方法是通過將熱固性樹脂組合物浸漬于纖維增強的基材內并通過在熱和壓力下固化該熱固性樹脂組合物來制備纖維增強塑性預浸料的方法。
纖維增強復合體需要滿足高品質標準,因為在制造所述纖維增強復合體時使用了預浸料。優選的預浸料不會對物理性質造成不良影響,諸如固化時間縮短和復合體的拉伸強度。
特別是,對于大零件的制造而言,優選經制造以便在更低溫度下減少固化時間的預浸料,這是因為這樣的低溫需要復雜度更低的加熱系統且能量消耗極大地減少。因此,特別是在低固化溫度時,期望的是提供將固化時間顯著減少至低于目前可獲得的預浸料的固化時間的先進的環氧樹脂體系。
現有技術
專利文獻
日本專利公開第2003-128764號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發明被設計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在于通過建立熱固性樹脂體系的與現有技術的預浸料相比具有更短的固化時間的預浸料的高生產力。
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在于通過使用熱塑性樹脂和固化劑(由此快速生產具有先進品質的預浸料)來將預浸料用于一般工業應用中。
技術方案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種預浸料用樹脂組合物,其包含:(a)包括雙酚A環氧樹脂、苯酚酚醛環氧樹脂(phenol novolac epoxy)、甲酚酚醛環氧樹脂(cresolnovolac epoxy)和四縮水甘油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TGDDM)的環氧樹脂;(b)3,3'-(4-甲基-1,3-亞苯基)雙(1,1-二甲基脲);和(c)二氰基二酰胺;其中,所述樹脂組合物滿足下述條件(i):(i)在所述樹脂組合物于150℃加熱5分鐘后,玻璃化轉變溫度為至少150℃(DSC)。
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了滿足下述條件的樹脂組合物:(i)所述樹脂組合物在180℃加熱2分鐘后能被固化至少95%,(ii)所述樹脂組合物在150℃加熱5分鐘后能被固化至少95%,(iii)所述樹脂組合物在130℃加熱7分鐘后能被固化至少95%,(iv)所述樹脂組合物在100℃加熱26分鐘后能被固化至少95%。
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方式提供了在25℃的粘度為400,000至600,000泊的樹脂組合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國卡奔株式會社,未經韓國卡奔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5293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