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剛性直管雙端加工送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52911.X | 申請日: | 2016-05-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945589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2-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志昂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夏三林管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1/26 | 分類號: | B23Q1/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天河萬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4418 | 代理人: | 劉強,陳軒 |
| 地址: | 753400 寧夏回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剛性 直管雙端 加工 裝置 | ||
1.一種剛性直管雙端加工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將待加工的剛性直管的一端裝夾并送入一個加工裝置中的第一裝夾機械手(1)、用于將待加工的剛性直管的另一端裝夾并送入另一個加工裝置中的第二裝夾機械手(5)、用于將待加工的剛性直管送入第一裝夾機械手(1)中并將第一裝夾機械手(1)中加工完成的剛性直管推入第二裝夾機械手(5)中同時將第二裝夾機械手(5)中加工完成的剛性直管推出第二裝夾機械手(5)的進料裝置(2)、用于接收第二裝夾機械手(5)中送出的加工完成的剛性直管的下料裝置(3)和用于支撐上述所有裝置的機架(4);所述第一裝夾機械手(1)和第二裝夾機械手(5)交錯設置,進料裝置(2)設置在第一裝夾機械手(1)的入口端,第二裝夾機械手(5)設置在第一裝夾機械手(1)的出口端,下料裝置(3)設置在第二裝夾機械手(5)的出口端;
所述進料裝置(2)包括第一進料固定板(201)、第二進料固定板(202)、進料長直導桿(205)、進料活動板(203)、進料氣缸(204)、推料板(206)和限位螺栓(207),所述第一進料固定板(201)和第二進料固定板(202)均固定在機架(4)上,進料長直導桿(205)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一進料固定板(201)和第二進料固定板(202)上,所述進料活動板(203)套裝在所述進料長直導桿(205)上并能沿所述進料長直導桿(205)滑動;所述進料長直導桿(205)上還套裝第一進料通道底座(208)和第二進料通道底座(209),第一進料通道底座(208)與第一進料固定板(201)固定連接,第二進料通道底座(209)與進料活動板(203)固定連接,第一進料固定板(201)、進料活動板(203)、第一進料通道底座(208)和第二進料通道底座(209)共同構成待加工的剛性直管的進料通道;所述第一進料固定板(201)底部設有第一進料水平支撐板(210),第一進料水平支撐板(210)設置在第一進料固定板(201)靠近所述進料活動板(203)的一側,所述進料活動板(203)底部設有第二進料水平支撐板(211),第二進料水平支撐板(211)設置在進料活動板(203)靠近所述第一進料固定板(201)的一側,第一進料水平支撐板(210)和第二進料水平支撐板(211)用于對待加工的剛性直管的兩端進行支撐;所述第一進料固定板(201)和進料活動板(203)的末端設有豎直設置的進料擋板(212),進料擋板(212)的底部與第一進料水平支撐板(210)的垂直距離比待加工的剛性直管的管徑大1~2mm;所述推料板(206)呈L型,進料氣缸(204)連接所述推料板(206)并驅動所述推料板(206)向裝夾機械手(1)方向進給,所述進料氣缸(204)固定在進料長直導桿(205)下方的機架(4)上;所述限位螺栓(207)固定在所述推料板(206)上,推料板(206)位于初始位置時限位螺栓(207)和進料擋板(212)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限位螺栓(207)的高度為2~4mm,待加工的剛性直管位于推料板(206)上時剛好被限位螺栓(207)和進料擋板(212)共同卡住,進料氣缸(204)運動時推料板(206)向裝夾機械手(1)方向移動,限位螺栓(207)位置前移,進料擋板(212)的正下方為推料板(206)的支撐面,待加工的剛性直管順利從進料裝置(2)中推出;
所述第一裝夾機械手(1)包括裝夾底座(101)、直線導軌(102)、滑動座(113)、第一壓緊輪支撐座(106)、第二壓緊輪支撐座(107)、氣爪(108)、氣爪驅動氣缸(109)、氣爪驅動電機(110)、滾珠絲杠(103)、絲杠螺母(104)、絲杠螺母固定座(105)、絲杠驅動電機(111)和限位模塊,所述裝夾底座(101)固定在機架(4)上,直線導軌(102)、滾珠絲杠(103)和絲杠驅動電機(111)固定在裝夾底座(101)上,所述直線導軌(102)和滾珠絲杠(103)平行設置,絲杠螺母(104)套裝在所述滾珠絲杠(103)上,絲杠螺母(104)與絲杠螺母固定座(105)固定連接,絲杠螺母固定座(105)與套裝在所述直線導軌(102)上的滑動座(113)固定連接,絲杠驅動電機(111)連接所述滾珠絲杠(103)的一端,絲杠驅動電機(111)運動時驅動所述滾珠絲杠(103)帶動絲杠螺母(104)、絲杠螺母固定座(105)和滑動座(113)組成的整體沿所述直線導軌(102)來回運動;所述第一壓緊輪支撐座(106)固定在所述直線導軌(102)的一端,第二壓緊輪支撐座(107)固定在所述滑動座(113)上,氣爪驅動氣缸(109)連接氣爪(108)并驅動所述氣爪(108)的收縮,所述氣缸轉動電機連接所述氣爪驅動氣缸(109)并驅動所述氣爪驅動氣缸(109)和氣爪驅動電機(110)組成的整體進行轉動,所述氣爪驅動電機(110)通過電機座固定在所述滑動座(113)上;所述限位模塊固定在所述機架(4)上并用于限制所述滑動座(113)的行程;所述第一壓緊輪支撐座(106)和第二壓緊輪支撐座(107)中部均開有直徑大于待加工的剛性直管管徑的通孔;所述第一壓緊輪支撐座(106)固定有兩個上端壓緊輪(115)和兩個下端壓緊輪(116),兩個上端壓緊輪(115)和兩個下端壓緊輪(116)呈方形分布,上端壓緊輪(115)通過水平設置的旋轉臂(114)鉸接在第一壓緊輪支撐座(106)上,旋轉臂(114)與所述直線導軌(102)平行設置,上端壓緊輪(115)固定在旋轉臂(114)的一端,旋轉臂(114)的另一端與第一壓緊輪支撐座(106)鉸接并能沿鉸接軸在豎直平面內轉動;下端壓緊輪(116)通過下端連接座(117)固定在第一壓緊輪支撐座(106)上,兩個上端壓緊輪(115)和兩個下端壓緊輪(116)均位于所述第一壓緊輪支撐座(106)靠近所述第二壓緊輪支撐座(107)的一側;所述第二壓緊輪支撐座(107)上也設有兩個上端壓緊輪(115)和兩個下端壓緊輪(116),第二壓緊輪支撐座(107)上的兩個上端壓緊輪(115)和兩個下端壓緊輪(116)與第一壓緊輪支撐座(106)上的兩個上端壓緊輪(115)和兩個下端壓緊輪(116)的結構相同,第二壓緊輪支撐座(107)上的兩個上端壓緊輪(115)和兩個下端壓緊輪(116)均位于第二壓緊輪支撐座(107)靠近所述第一壓緊輪支撐座(106)的一側;所述第二裝夾機械手(5)與第一機械手(1)的結構完全相同;
所述下料裝置(3)包括第一下料固定板(301)、第二下料固定板(302)、下料長直導桿(304)和下料活動板(303),所述第一下料固定板(301)和第二下料固定板(302)均固定在機架(4)上,下料長直導桿(304)的兩端分別固定在第一下料固定板(301)和第二下料固定板(302)上,所述下料活動板(303)套裝在所述下料長直導桿(304)上并能沿所述下料長直導桿(304)滑動;所述下料長直導桿(304)上還套裝第一下料通道上座(305)和第二下料通道上座(306),第一下料通道上座(305)與第一下料固定板(301)固定連接,第二下料通道上座(306)與下料活動板(303)固定連接,所述第一下料固定板(301)底部設有第一下料水平支撐板(307),第一下料水平支撐板(307)設置在第一下料固定板(301)靠近所述下料活動板(303)的一側,所述下料活動板(303)底部設有第二下料水平支撐板(308),第二下料水平支撐板(308)設置在下料活動板(303)靠近所述第一下料固定板(301)的一側,第一下料水平支撐板(307)和第二下料水平支撐板(308)用于對待加工的剛性直管的兩端進行支撐;所述第一下料水平支撐板(307)、第二下料水平支撐板(308)、第一下料固定板(301)、下料活動板(303)、第一下料通道上座(305)和第二下料通道上座(306)共同構成待加工的剛性直管的下料通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夏三林管業有限公司,未經寧夏三林管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52911.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承載穩定的管道支承裝置
- 下一篇:雙作用撥叉式氣動執行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