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52837.1 | 申請日: | 2016-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5617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5 |
| 發明(設計)人: | 丁小梁;董學;王海生;陳小川;劉英明;任濤;謝曉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 | 分類號: | G02F1/133;G06K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15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顯示裝置 及其 驅動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涉及顯示技術領域,該顯示裝置能實現顯示區域內的指紋識別功能。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陣列基板和驅動模塊,陣列基板包括柵金屬層、公共電極層和數據線層;柵金屬層包括多條公共電極線;公共電極層包括多個陣列排布的公共電極;相鄰兩行公共電極之間設置有公共電極線;數據線層包括多條數據線,每列公共電極的一側設置數據線;每條公共電極線、每條數據線均與驅動模塊電連接;在顯示時段,驅動模塊用于向公共電極線輸入公共電壓信號、向數據線輸入數據信號;在指紋識別時段,驅動模塊用于向公共電極線輸入指紋識別驅動信號、檢測數據線輸出的指紋識別信號。本發明適用于具有指紋識別功能的顯示裝置的制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對個人信息保密的需求日益高漲,生物識別技術應運而生。因為不同的生物個體之間存在不同的生物特征,且該生物特征難以被他人復制竊取,例如指紋、聲音或虹膜等。因此以生物特征作為區別身份的技術,例如指紋識別技術、聲紋識別技術和虹膜識別技術等,已逐漸成為新興保護技術的主流。
其中,基于硅基工藝的按壓式與滑動式指紋識別技術已經整合入移動產品中,例如:帶有指紋識別的手機、筆記本、平板等。此類產品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追捧。但是目前指紋識別技術多應用在移動產品的非顯示區域內,應用范圍較窄。顯示區域內的指紋識別技術已經成為科研人員研究的熱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該顯示裝置能夠實現顯示區域內的指紋識別功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顯示裝置,包括:陣列基板和驅動模塊,陣列基板包括:柵金屬層、公共電極層和數據線層;
所述柵金屬層包括多條公共電極線;所述公共電極層包括多個陣列排布的公共電極;相鄰兩行所述公共電極之間設置有一條所述公共電極線;所述數據線層包括多條數據線,每列所述公共電極的一側設置有一條所述數據線;
多行所述公共電極與多條所述公共電極線一一對應電連接;
每條所述公共電極線、每條數據線均與所述驅動模塊電連接;在顯示時段內,所述驅動模塊用于向所述公共電極線輸入公共電壓信號、以及向所述數據線輸入數據信號;在指紋識別時段內,所述驅動模塊用于向所述公共電極線輸入指紋識別驅動信號、以及檢測所述數據線輸出的指紋識別信號。
可選的,所述驅動模塊包括:第一開關單元、第一控制單元、數據信號電路和檢測電路,所述第一開關單元分別與所述數據線和所述第一控制單元相連;
所述第一開關單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控制單元的控制下,在顯示時段內將所述數據線與所述數據信號電路導通,在指紋識別時段內將所述數據線與所述檢測電路導通;
所述第一控制單元用于在顯示時段內向所述第一開關單元輸入第一控制開關信號,在指紋識別時段內向所述第一開關單元輸入第二控制開關信號;
所述數據信號電路用于在顯示時段內向所述數據線輸入數據信號;
所述檢測電路用于在指紋識別時段內檢測所述數據線輸出的指紋識別信號。
可選的,所述第一開關單元、所述第一控制單元、所述數據信號電路和所述檢測電路集成在一個芯片中。
可選的,所述驅動模塊包括:第二開關單元、第二控制單元、公共電極電路和指紋識別驅動電路,所述第二開關單元分別與所述公共電極線和所述第二控制單元相連;
所述第二開關單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單元的控制下,在顯示時段內將所述公共電極線與所述公共電極電路導通,在指紋識別時段內將所述公共電極線與所述指紋識別驅動電路導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5283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