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饋風力發電并網控制器用的測試模擬實驗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52449.3 | 申請日: | 2016-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8598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石磊;趙洪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易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23/02 | 分類號: | G05B2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399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風力 發電 并網 控制 器用 測試 模擬 實驗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饋風力發電并網控制器用的測試模擬實驗系統,包括:并網控制器、兩個可編程控制器、兩個三相波形發生器、兩個電流控制繼電器、多路光電轉換板、溫度模擬板、與并網控制器進行數據交互的上位控制終端,總電源模塊通過多路電源分配器與多路電源輸入板電連接;并網控制器設置有數字量輸入口、數字量輸出口、轉速編碼器光纖輸入口、模擬量電壓輸入板、模擬量電流輸入板、多路電源轉換板、網側逆變器光纖輸出口、轉子側逆變器光纖輸出口、傳感器供電電源輸出口、溫度傳感器板;該專利能夠完成邏輯測試、轉速模擬測試、電流模擬量輸入測試、電壓模擬量輸入測試、網側逆變PWM波輸出測試、轉子側逆變PWM波輸出測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風力發電并網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雙饋風力發電并網控制器用的測試模擬實驗系統。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雙饋風力發電并網控制器是風力發電機并網中的重要設備之一,雙饋風力發電并網控制器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能是保證風力發電并網的必要條件;目前,傳統雙饋風力發電并網控制器均為燒錄完成后,直接送達制造現場安裝,在測試區域進行聯機調試,當線路故障排除后,經常出現控制器板件不良,調試進程停止,需要更換控制器,重新調試,經常造成故障區域錯誤判斷,使調試時間加長,效率降低。由于測試平臺是小功率測試,控制系統無法達到額定狀態和過載狀態,在線修改參數受到上位軟件限制,直接造成停機且沒有預期故障報警,對拖動平臺造成電氣損傷,減少了設備壽命,降低了安全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饋風力發電并網控制器用的測試模擬實驗系統。該雙饋風力發電并網控制器用的測試模擬實驗系統能夠完成邏輯測試、轉速模擬測試、電流模擬量輸入測試、電壓模擬量輸入測試、網側逆變PWM波輸出測試、轉子側逆變PWM波輸出測試。同時提高合格率,減少拆裝雙饋風力發電并網控制器的時間。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雙饋風力發電并網控制器用的測試模擬實驗系統,至少包括:
并網控制器,該并網控制器設置有第一數字量輸入口、第一數字量輸出口、編碼器光纖輸入口、模擬量電壓輸入口、模擬量電流輸入口、多路電源轉換板、網側逆變器光纖輸出口、轉子側逆變器光纖輸出口、傳感器供電電源輸出口、溫度傳感器板;
第一可編程控制器:該第一可編程控制器設置有第二數字量輸入口和第二數字量輸出口;上述第二數字量輸出口通過數據線與第一數字量輸入口電連接;上述第一數字量輸出口通過數據線與第二數字量輸入口電連接;
第二可編程控制器:該第二可編程控制器設有高速脈沖輸出口、高速脈沖計數器輸入口、計數器數字量輸出口;高速脈沖輸出口通過光纖與并網控制器轉速編碼器光纖輸入口連接,高速脈沖計數器輸入口分別與并網控制器的網側逆變器光纖輸出口、轉子側逆變器光纖輸出口連接;
三相正弦波形發生器:該三相正弦波形發生器依次通過固定電阻、可變電阻、繼電器與模擬量電壓輸入口和模擬量電流輸入口電連接;
網側逆變電流控制繼電器:所述網側逆變器光纖輸出口依次通過光電轉換板、第一高速脈沖計數器、第一高速脈沖計數器的數字量輸出口與上述網側逆變電流控制繼電器電連接;
轉子側電流控制繼電器,所述轉子側逆變器光纖輸出口依次通過光電轉換板、第二高速脈沖計數器、第二高速脈沖計數器數字量輸出口與上述轉子側電流控制繼電器電連接;
多路光電轉換板,該多路光電轉換板用于連接高速脈沖轉速輸出信號與并網控制器轉速輸入口、高速脈沖計數器輸入口與并網控制器的逆變器輸出光纖口;
溫度模擬板,該溫度模擬板與上述溫度傳感器板電連接;
以及與所述并網控制器進行數據交互的上位控制終端。
進一步:還包括總電源模塊,該總電源模塊通過多路電源分配器與多路電源輸入板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易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易泰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5244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