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株能耐受和氧化As(Ⅲ)的申氏桿菌AS-1菌株及其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1610351214.2 | 申請日: | 2016-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300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明(設計)人: | 魯小璐;張旖寧;王紅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02F3/34;C12R1/01;C02F101/20 |
| 代理公司: | 武漢華旭知識產權事務所 42214 | 代理人: | 劉天鈺 |
| 地址: | 43007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株能 耐受 氧化 as 桿菌 菌株 及其 用途 | ||
本發明提供了一株既能耐受高濃度As(Ⅲ)又能氧化As(Ⅲ)的申氏桿菌AS?1菌株,該菌株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國,武漢,武漢大學;郵編430072,保藏日期為2016年4月11日,保藏編號為:CCTCC NO:M2016191;該菌株的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發明分離篩選的菌株可以將三價砷氧化為五價砷,極大地降低了環境中砷的危害。本發明的AS?1菌株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和適應性,在凈化砷污染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申氏桿菌菌株,該菌株可耐受和凈化高砷污染,屬于微生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砷是一種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元素。長期暴露會導致一系列疾病,例如皮膚病,癌癥等。無機態的砷是砷元素毒性最大是形式,一般情況下土壤、水體、食物中都含有微量砷。近期的研究發現,砷的毒性遠遠大于先前的認知,僅孟加拉國就有7700萬人口暴露在含砷水中。盡管砷以各種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但目前發現毒性最大的是水體中的亞砷酸鹽(H3AsO3)以及砷酸鹽(H3AsO4)。而三價砷的毒性比五價砷大100倍。
目前,針對砷污染已經出現了一些治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化學方法,比如化學沉淀,此法效果明顯,但存在二次污染;二是物理方法,比如物理吸附,此法費用高,不利于大范圍應用;三是植物修復方法,將某些能利用砷的植物種植到污染位點,將砷富集到植物體內,再收集植物體并妥善處理,但此法不適應處理大面積污染環境。三是微生物氧化方法,隨著很多研究者分離篩選出具有氧化能力的菌種,微生物氧化的使用應運而生,成為當前熱點,但大部分菌株耐受濃度和氧化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了背景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了一種能耐受和氧化As(Ⅲ)的申氏桿菌AS-1菌株,該菌株可耐受高濃度三價砷,并且能高效的將三價砷氧化為五價砷,極大地降低了環境中砷的毒性并增強了砷的可吸附去除性,達到對環境凈化的效果。
本發明人篩選到一株新型砷氧化菌,該菌株被命名為AS-1,屬一種申氏桿菌(Shinella sp.),該菌株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國,武漢,武漢大學;郵編430072,保藏日期為2016年4月11日,保藏編號為:CCTCC NO:M2016191;該菌株的16S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由于三價砷比五價砷的毒性強100倍,而且三價砷不帶電荷、具有很強的移動性,不易被去除,對環境的危害更大;所以提供一種能夠針對性氧化處理三價砷的微生物是本領域急需解決的問題。而本發明分離篩選的菌株可以將三價砷氧化為五價砷,極大地降低了環境中砷的危害。本發明的AS-1菌株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和適應性,在凈化砷污染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Shinella sp.AS-1菌株在2mM/L砷濃度環境下的生長曲線圖及氧化率曲線圖;
圖2為Shinella sp.AS-1菌株在5mM/L砷濃度環境下的生長曲線圖及氧化率曲線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詳細具體的說明,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菌株的篩選、分離和鑒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經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512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