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耐腐蝕易成型特種鋼及其加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610348722.5 | 申請日: | 2016-05-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7553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金基特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42 | 分類號: | C22C38/42;C22C38/44;C22C38/48;C21D8/00;C21D1/28;C23C8/4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許丹丹 |
| 地址: | 212415 江蘇省鎮***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腐蝕 成型 特種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特種鋼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特種鋼也叫合金鋼。在碳素鋼里適量地加入一種或幾種合金元素,使鋼的組織結構發生變化,從而使鋼具有各種不同的特殊性能。
合金鋼種類很多,通常按合金元素含量多少分為低合金鋼(含量<5%),中合金鋼(含量5%~10%),高合金鋼(含量>10%);按質量分為優質合金鋼、特質合金鋼;按特性和用途又分為合金結構鋼、不銹鋼、耐酸鋼、耐磨鋼、耐熱鋼、合金工具鋼、滾動軸承鋼、合金彈簧鋼和特殊性能鋼(如軟磁鋼、永磁鋼、無磁鋼)等。在鋼中除含鐵、碳和少量不可避免的硅、錳、磷、硫元素以外,還含有一定量的合金元素,鋼中的合金元素有硅、錳、鉬、鎳、硌、礬、鈦、鈮、硼、鉛、稀土等其中的一種或幾種,這種鋼叫合金鋼。各國的合金鋼系統,隨各自的資源情況、生產和使用條件不同而不同,國外以往曾發展鎳、硌鋼系統,我國則發現以硅、錳、釩、鈦、鈮、硼、鉛、稀土為主的合金鋼系統合金鋼在鋼的總產量中約占百分之十幾,一般是在電爐中冶煉的按用途可以把合金鋼分為8大類,它們是:合金結構鋼、彈簧鋼、軸承鋼、合金工具鋼、高速工具鋼、不銹鋼、耐熱不起皮鋼,電工用硅鋼。
在工業生產中,有些化工生產設備中的某些部件在使用過程中不僅要經受磨損,同時耐硝酸、冷磷酸、有機酸及鹽、堿溶液的腐蝕,因此對鋼的要求較為苛刻。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針對現有技術中某些化工設備零件的特殊要求,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耐腐蝕易成型特種鋼,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該耐腐蝕易成型特種鋼的加工方法。
技術方案:本發明所提供的耐腐蝕易成型特種鋼,其成分重量百分比為:含有碳0.05~0.1%,鉻19~21%,鎳4~8%,銅0.1~0.12%,鎢0.4~0.5%,鎂0.4~0.5%,鉬0.1~0.12%,其余為鐵。
我們研究發現在普通的碳素鋼中,加入鉻能夠有效地提高鋼材的淬火性和回火阻抗性,提高鋼材的強度,并且鉻還可以降低碳的活度,提高鋼材的浸碳性,并形成微細碳化物,可降低加熱、軋制和熱處理過程中的鋼材表面脫碳和石墨化傾向,提高韌性和耐磨損性;但是,鉻含量過高時,反而大量形成鉻的碳化物,惡化鋼材的彈減性能和韌性。因此,在本發明中,控制鋼材中鉻的含量為19~21%(重量百分比),最優含量為20%。
同時,加入少量的鎳,可耐各種酸腐蝕和應力腐蝕,而且更為堅韌,有磁性和良好的可塑性,焊接性能也好;在650~1000℃高溫下有較高的強度和抗氧化、抗燃氣腐蝕能力。在本發明中,控制在鋼材中鎳的含量為4%~8%,最優含量為7%。
此外,我們還發現加入微量的銅、鎢可以提高鋼材耐大氣腐蝕的性能。
此外,加入少量的鎂和鉬,可使得鋼的晶粒更加細致均勻,易加工成型,同時較之于普通鋼材,其具備一定的阻尼特性,在具備更高的耐磨性和耐高溫性的同時,具備一定的減震性能,從而滿足一些對舒適性、安全性更高的應用需求。
本發明的一個優選方案為:所述耐腐蝕易成型特種鋼,其成分重量百分比為:含有碳0.08%,鉻20%,鎳7%,銅0.1%,鎢0.4%,鎂0.45%,鉬0.11%,其余為鐵。
更進一步的,我們發現如果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加入微量的鈮,可以進一步增強鋼材的耐腐蝕性,研究發現,原因在于本發明在進行熱處理時,呈現奧氏體+碳化物的組織,碳化物的存在,對鋼的耐蝕性有很大影響,奧氏體在450~850℃下加熱,由于晶界析出鉻的碳化物Cr23C6,使得晶界附近的含鉻量降低,引起晶間腐蝕。因此,我們在其中加入微量的鈮,使之優先與碳結合形成NbC,其穩定性高,使得鉻保留在基體中,避免晶界貧鉻,從而減輕剛的晶界腐蝕傾向。此外,NbC在晶內析出呈彌散分布,且高溫下不易長大,可以提高本發明的高溫強度。對于本發明來說,鈮的含量為0.3~0.8%時,最為合適,優選0.37%。
本發明含鈮的一個優選方案為:所述耐腐蝕易成型特種鋼,其成分重量百分比為:含有碳0.08%,鉻20%,鎳7%,銅0.1%,鎢0.4%,鎂0.45%,鉬0.11%,鈮0.37%,其余為鐵。
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特種鋼獲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下料、鍛造、正火、加工、滲碳、預冷淬火、低溫回火、表面處理。
所述的鍛造,其溫度為1530~1580℃,熱處理擴散退火溫度1100~1150℃,4~6小時,固溶處理溫度1050~1150℃,2小時,時效處理為560℃。
所述的正火溫度為950℃~97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金基特鋼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金基特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034872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傳動齒輪用特種鋼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新型高速鋼材料及其制備工藝





